中医医师资格考试科目与内容简介: 
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科目: 
实践技能:
(一)考试内容 
1.第一站:辨证论治 
提供一个病例资料,要求考生依据所提供的中医四诊等临床资料,进行中医辨证分析(病因、病机、病位、病性等),类证鉴别(仅限中医执业考生),完成中医诊断、治法、方剂名称、具体的药物处方(药物,剂量、煎服法等),针对病情,提出中医预防、调护方面的措施与注意事项;中西医结合考生还要完成西医诊断依据、西医疾病诊断、鉴别诊断及西医诊疗计划等测试内容。 
注:辨证论治考试评分项目的设置,根据每年命题情况合理调整。 
2.第二站:基本操作 
中医临床技术操作; 
西医内科体格检查(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不测试此项目); 
西医临床技术操作(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不测试此项目)。 
3.第三站:临床答辩 
(1)中医临床问题答辩; 
测试中医问诊技术有关问题; 
测试其他中医临床问题。 
(2)西医临床问题答辩 
测试西医临床问题(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不测试此项目); 
(3)辅助检查结果临床判读(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不测试此项目)。 
(二)考试方式 
考生在指定考试地点分别随机抽取题号后完成各站考试。 
第一站考试:辨证论治 
在统一的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第二站考试:基本操作 
(1)中医临床技术操作 
针灸穴位体表定位:同性别考生相互操作; 
针灸、拔罐、推拿等临床技术操作:叙述并现场实际操作; 
中医望、闻、切诊技术的操作:叙述或现场实际操作。 
(2)西医内科体格检查:由同性别考生相互操作; 
(3)西医基本操作:叙述并现场实际操作。 
第三站考试:临床答辩 
依据考生随机抽取的试题,现场问答所测试的问题。 
中医临床问题答辩:现场口试; 
西医临床问题答辩:现场口试; 
辅助检查结果临床判读:现场口试。
综合笔试: 
中医类医师资格考试医学综合笔试内容、考试形式以原卫生部医师资格考试委员会审定颁布的《医师资格考试大纲(中医、民族医、中西医结合医师)》为依据。中医执业医师医学综合笔试考试方案及内容见下表:
    
        
            | 科目类别 | 考试对象 | 考试科目 | 
        
            | 中医(民族医)基础 | 中医(民族医)临床 | 现代诊疗技术及综合 | 科目数 | 
        
            | 中医执业医师 | 具有规定学历执业医师 | 中医基础理论(含中医经典著作内容)、中医诊断学(含中医经典著作内容)、中药学、方剂学 | 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针灸学 | 内科学、诊断学基础、传染病学、医学伦理学、卫生法规 | 14 | 
        
            | 师承和确有专长执业医师 | 中医基础理论(含中医经典著作内容)、中医诊断学(含中医经典著作内容)、中药学、方剂学 | 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针灸学 | 诊断学基础、传染病学、医学伦理学、卫生法规 | 13 |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科目: 
实践技能 
(一)考试内容 
1.第一站:辨证论治 
提供一个病例资料,要求考生依据所提供的中医四诊等临床资料,进行中医辨证分析(病因、病机、病位、病性等),类证鉴别(仅限中医执业考生),完成中医诊断、治法、方剂名称、具体的药物处方(药物,剂量、煎服法等),针对病情,提出中医预防、调护方面的措施与注意事项;中西医结合考生还要完成西医诊断依据、西医疾病诊断、鉴别诊断及西医诊疗计划等测试内容。 
注:辨证论治考试评分项目的设置,根据每年命题情况合理调整。 
2.第二站:基本操作 
中医临床技术操作; 
西医内科体格检查(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不测试此项目); 
西医临床技术操作(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不测试此项目)。 
3.第三站:临床答辩 
(1)中医临床问题答辩; 
测试中医问诊技术有关问题; 
测试其他中医临床问题。 
(2)西医临床问题答辩 
测试西医临床问题(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不测试此项目); 
(3)辅助检查结果临床判读(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不测试此项目)。 
(二)考试方式 
考生在指定考试地点分别随机抽取题号后完成各站考试。 
第一站考试:辨证论治 
在统一的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第二站考试:基本操作 
(1)中医临床技术操作 
针灸穴位体表定位:同性别考生相互操作; 
针灸、拔罐、推拿等临床技术操作:叙述并现场实际操作; 
中医望、闻、切诊技术的操作:叙述或现场实际操作。 
(2)西医内科体格检查:由同性别考生相互操作; 
(3)西医基本操作:叙述并现场实际操作。 
第三站考试:临床答辩 
依据考生随机抽取的试题,现场问答所测试的问题。 
中医临床问题答辩:现场口试; 
西医临床问题答辩:现场口试; 
辅助检查结果临床判读:现场口试。 
中医类医师资格考试医学综合笔试内容、考试形式以原卫生部医师资格考试委员会审定颁布的《医师资格考试大纲(中医、民族医、中西医结合医师)》为依据。中医执业助理医师医学综合笔试考试方案及内容见下表:
    
        
            | 目类别 | 考试对象 | 考试科目 | 
        
            | 中医(民族医)基础 | 中医(民族医)临床 | 现代诊疗技术及综合 | 科目数 | 
        
            |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 | 具有规定学历 执业助理医师
 | 中医基础理论(含中医经典著作内容)、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 | 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针灸学 | 内科学、诊断学基础、传染病学、医学伦理学、卫生法规 | 14 | 
        
            | 师承和确有专长执业助理医师 | 中医基础理论(含中医经典著作内容)、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 | 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针灸学 | 诊断学基础、传染病学、医学伦理学、卫生法规 | 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