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用制剂是指在制备过程中不经过人体消化道,而是直接应用于皮肤、黏膜表面或通过皮肤、黏膜吸收以达到局部治疗作用或全身治疗作用的一类药物制剂。这类制剂的特点是使用方便、作用部位明确,可以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和肝脏首过效应。
外用制剂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类型:
1.溶液剂:如洗剂、擦剂等。
2.酊剂与醑剂(含酒精的液体)。
3.软膏剂:油性或水溶性的基质中加入药物制成半固体状态的产品,适用于涂抹于皮肤表面。
4.糊剂:含有较高比例固体粉末的软膏状外用药品。
5.凝胶剂:以凝胶为载体将药物分散其中形成的半固体制剂。
6.贴膏(贴):具有粘性的背衬材料上涂布药液或浸渍药材制成,使用时直接贴附于患处。
7.气雾剂与喷雾剂:通过压力容器释放成细小颗粒或液体喷射到皮肤表面。
在执业中药师考试中,了解和掌握外用制剂的定义、分类及其制备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