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会对甘草的功效与作用比较感兴趣,为此,医学教育网编辑特地为您准备了这篇关于甘草的功效与作用的文章,希望对您有帮助。
一、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2-6g,调和诸药用量宜小,作为主药用量宜稍大,可用10g左右;用于中毒抢救,可用30-60g.凡入补益药中宜炙用,入清泻药中宜生用。外用:适量,煎水洗、渍;或研末敷。
二、注意事项:
实证中满腹胀忌服。不宜与甘遂、大戟、芫花、海藻同用。
①《药品化义》:味厚而太甜,补药中不宜多用,恐恋膈不思食也。
②《本草正》:中满者勿加,恐其作胀,速下者勿入,恐其缓功。
③《本草经集注):术,干漆、苦参为之使。恶远志。反大戟、芫花、甘遂、海藻四物。
④《医学入门》:痢疾初作,不可用。
三、甘草的功效与作用:
益气补中;缓急止痛;润肺止咳;泻火解毒;调和诸药。主倦怠食少;肌瘦面黄;心悸气短;腹痛便溏;四肢挛急疼痛;脏躁;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痈疮肿痛;小儿胎毒;及药物、食物中毒。(摘录《中华草本》)
清热解毒,润肺止咳,调和诸药;炙甘草能补脾益气。主治咽喉肿痛,咳嗽,脾胃虚弱,胃、十二指肠溃疡,肝炎,癔病,痈疖肿毒,药物及食物中毒。(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摘录《中国药典》)
①《本经》:主五脏六府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疮肿,解毒。
②《别录》:温中下气,烦满短气,伤脏咳嗽,止渴,通经脉,利血气,解百药毒。
③《药性论》:主腹中冷痛,治惊痫,除腹胀满;补益五脏;制诸药毒;养肾气内伤,令人阴(不)痿;主妇人血沥腰痛;虚而多热;加而用之。
④《日华子本草》:安魂定魄。补五劳七伤,一切虚损、惊悸、烦闷、健忘。通九窍,利百脉,益精养气,壮筋骨,解冷热。
⑤《珍珠囊》:补血,养胃。
⑥《汤液本草》:治肺痿之脓血,而作吐剂;消五发之疮疽,与黄耆同功。
⑦《纲目》:解小儿胎毒、惊痼,降火止痛。
⑧《中国药植图鉴》:治消化性溃疡和黄疸。
2017年中西医执业医师考试中的科目繁多,甘草的功效与作用是涉及到的知识点医学教育网小编整理了上述内容,希望对参加考试的考生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