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医中,缺铁性贫血的诊断主要依赖于详细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以及实验室检测。具体步骤如下:
1. 详细询问病史和进行体格检查:医生会关注患者是否有相关症状如疲劳、皮肤苍白、心跳加速等,并了解患者的饮食习惯、月经情况(女性)、有无慢性出血等情况。
2. 血常规检查:通过血红蛋白测定来判断是否存在贫血。成人男性血红蛋白浓度低于130g/L,成人女性低于120g/L可考虑为贫血。
3. 铁代谢指标检测:
- 血清铁:正常值范围约为7-35 μmol/L(40-198 μg/dL)。缺铁性贫血时血清铁水平降低。
- 总铁结合力(TIBC):通常升高,反映了体内可利用的转铁蛋白增加以试图补偿低下的铁含量。
- 转铁蛋白饱和度:计算方法为血清铁除以总铁结合力乘以100%,正常值约为20%-50%。缺铁性贫血时该比例下降。
- 血清铁蛋白:是体内储存铁的主要形式,其水平能较好地反映体内的储铁状况。当血清铁蛋白<15 ng/mL时常提示存在缺铁状态。
4. 其他辅助检查:
- 骨髓穿刺或活检: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进行骨髓检查以排除其他类型的贫血。
- 消化道内镜检查等:用于查找潜在的慢性失血原因,例如胃肠道肿瘤、溃疡病等。
综合上述信息可以做出缺铁性贫血的确诊,并为进一步治疗提供依据。
还在为无法快速知晓2025年医师报名情况而焦虑吗?医师报名查询系统震撼上线!即刻进入专属查询通道,打破繁琐等待,让你第一时间知晓报名通知,您只需选择自己所属地区,一键查询所在地最新通知及要求,让你随时随地掌握报名最新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