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执业医师备考开始了,“2021年执业中医师综合笔试考点:尿路感染的治疗”的内容是精华考点,医学教育网整理如下: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
1.确立诊断 典型的尿路感染应有尿路刺激症、感染的全身症状及输尿管压痛、肾区叩击痛等体征,结合尿液改变和尿液细菌学检查,即可确诊。无论有无典型临床表现,凡有真性细菌尿者,均可诊断为尿路感染。无症状性细菌尿的诊断主要依靠尿细菌学检查,先后两次细菌培养均为同一菌种的真性菌尿者,即可诊断。
2.区分上下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的诊断成立后,应判定是上尿路感染还是下尿路感染。
上尿路感染的判断依据:有全身(发热、寒战甚至毒血症状)、局部(明显腰痛、输尿管点和(或)肋脊点压痛、肾区叩击痛)症状和体征,伴有以下表现即可诊断:
①膀胱冲洗后尿培养阳性
②尿沉渣镜检见白细胞管型,除外间质性肾炎、狼疮性肾炎
③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β2-MG升高
④尿渗透压降低
鉴别诊断
1.全身性感染疾病:注意尿路感染的局部症状,并做尿沉渣和细菌学检查,鉴别不难。
2.肾结核:膀胱刺激征多较明显,晨尿结核杆菌培养可阳性,尿沉渣可找到抗酸杆菌,静脉肾盂造影可发现肾结核X线征象。肾结核可与尿路感染并存,如经积极抗菌治疗后,仍有尿路感染症状或尿沉渣异常者,应考虑肾结核。
3.尿道综合征:多见于中年妇女,仅有膀胱刺激征,而无脓尿及细菌尿,尿频较排尿不适更突出,有长期使用抗生素而无效的病史,口服地西泮有一定疗效。
4.慢性肾小球肾炎 慢性肾孟肾炎当出现肾功能减退、高血压时应与慢性肾小球肾炎相鉴别。后者多为双侧肾脏受累,且肾小球功能受损突出,并常有蛋白尿、血尿和水肿等基本表现。慢性肾孟肾炎常有尿路刺激症,细菌学检查阳性,影像学检查可表现为双肾不对称性缩小。
病情评估
确诊尿路感染后,应进一步明确定位诊断。根据感染发生部位将尿路感染分为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上尿路感染指肾盂肾炎,下尿路感染主要指膀胱炎。
治疗
1.一般治疗:休息,多饮水,勤排尿,碱化尿液(碳酸氢钠)
2.抗菌治疗
①急性膀胱炎:目前推荐短疗程(3天)疗法:喹诺酮类、半合成青霉素、头孢类或磺胺类等抗生素中的1种,可单用1种抗生素治疗。
②急性肾盂肾炎:喹诺酮类、半合成青霉素类、头孢类,必要时联合用药。总疗程一般为7~14天。
③慢性肾盂肾炎:关键是去除易感因素;急性发作时,治疗同急性肾盂肾炎。
3.再发性尿路感染的治疗
①重新感染
6周内再出现菌尿,菌株与上次不同——治疗方法与首次发作相同。
②复发
6周内再出现菌尿,菌种与前一次感染相同——按照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杀菌性抗菌药物治疗
疗效评定
1.治愈 症状消失,尿菌阴性,疗程结束后于第2、6周复查尿菌仍阴性。
2.治疗失败 治疗后尿菌仍阳性,或治疗后尿菌阴性,但第2周或第6周复查尿菌转为阳性,且为同一种菌株。
预防
个人预防措施 坚持多饮水、勤排尿,是最有效的预防方法;注意个人卫生;与性生活有关的尿路感染,应于性交后立即排尿,并口服一次常用量抗菌药物;确定有膀胱-输尿管反流者,养成二次排尿的习惯,即每次排尿后数分钟,再排尿一次。
医源性预防措施 尽量避免尿路器械的使用,必须应用时,严格无菌操作;如必须留置导尿管,前3天给予抗菌药物可延迟尿路感染的发生,并注意加强护理。
尿路感染
1.病因、发病机制:大肠杆菌(上行感染)、尿路梗阻
2.临床表现:
膀胱刺激征(频急痛,上尿路+腰痛、肾区叩击痛)
3.实验室检查:
尿常规——白细胞>5个/高倍视野、菌落计数≥105/mL (上尿路+白细胞管型)
4.治疗:抗感染(喹诺酮类)
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中医执业医师常考点
胃癌的病因、病理、实验室检查、临床表现和治疗
2021年中医执业医师考点小结:消化性溃疡的诊断和治疗
“2021年执业中医师综合笔试考点:尿路感染的治疗”的内容由医学教育网整理,更多医考信息、备考资料请关注医学教育网中医执业医师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