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的发病机制主要与肝、脾、肾三脏的功能失调有关。具体来说:
1. 肝气郁结:情志不畅是导致甲亢的一个重要因素。长期的精神紧张、情绪波动等可引起肝气郁结,进而化火伤阴,出现心悸、烦躁等症状。
2. 气滞血瘀:肝气郁结日久则易致气血运行受阻,形成气滞血瘀状态,表现为颈部肿大、疼痛或触痛等症状。
3. 脾虚湿困: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谷精微。若饮食不当或者思虑过度伤及脾胃,则可能导致脾失健运,水湿内停,影响甲状腺功能。
4. 阴虚火旺:久病耗损人体正气,特别是肾阴不足时更易出现阴虚阳亢之象,表现为面红目赤、口干舌燥等症状。
5. 痰凝结聚:由于脾失健运,产生湿浊,湿浊凝聚成痰;加之肝郁化火炼液为痰,两者共同作用下形成痰核,阻于颈部,引起甲状腺肿大等症候群。
综上所述,在中医理论中,甲亢的病机涉及多个方面,包括但不限于情志因素、脏腑功能异常及体内病理产物的生成与积聚。治疗时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辨证施治,调和肝脾肾三脏机能,祛除痰瘀等病理产物,恢复机体阴阳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