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传统师承/确有专长考核《中医诊断学》科目知识点:病性辨证-辨阴阳虚损证候”相关内容,相信参加传统师承/确有专长医师考核的考生都在关注,为方便大家了解,在此医学教育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下内容:
阳虚证与阴虚证
1.阳虚证
临床表现:畏寒,肢凉,口淡不渴,或喜热饮,或自汗,小便清长,或尿少不利,大便溏泄,面色㿠白,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或数)无力。可兼神疲、乏气、气短等气虚表现。
2.阴虚证
临床表现:形体消瘦,口燥咽干,两颧潮红,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小便短黄,大便干结,舌红少津或少苔,脉细数。
亡阳证与亡阴证
1.亡阳证
临床表现:冷汗淋漓,汗质稀淡,精神淡漠,肌肤不温,四肢厥冷,呼吸气微,面色苍白,舌淡而润,脉微欲绝。
2.亡阴证
临床表现:汗热味咸而黏如油,身热肢温,虚烦躁扰,恶热,口渴饮冷,皮肤皱瘪,小便极少,面赤颧红,呼吸急促,唇舌干燥,脉细数疾无力。
以上为“传统师承/确有专长考核《中医诊断学》科目知识点:病性辨证-辨阴阳虚损证候”全部内容,由医学教育网小编整理,更多信息请随时关注医学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