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师承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资料领取
首页 > 中医师承 > 辅导精华 > 正文

冬季外感热病中医预防方案——饮食和药物应对篇

外感热病是从外感受的,以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疾病,常见症状有发热、咳嗽、咽痛等,此类疾病在冬季高发。常见的冬季外感热病有:感冒、支气管炎、肺炎、流感、新型冠状病毒传染病等。由于细菌的耐药性、病毒的变异性、疫苗的滞后性等因素,以中医“治未病”的理念进行外感热病的预防非常必要。

复习资料 23

外感热病的发生发展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如地理环境、气候特点、个人体质等。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以“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避其毒气”等理念制订外感热病的预防方案,包括日常生活调护、中药预防方干预等。通过预防,能够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降低冬季外感热病的发病率,保持身体健康。

一、基础预防方案

(一)日常调护

1.饮食清淡,膳食均衡

外感热病以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多见于呼吸系统,但其发病内因与消化系统密切相关。根据中医理论,过食辛辣、油炸、火烤等高热量食物,容易造成胃肠积热,胃肠之热可上蒸于肺,引起呼吸疾病的易感。因此要减少煎、烤、炙、煿等高热量食物的摄入,同时也要保护脾胃,避免饮食冰凉、生冷、油腻等食物。要膳食均衡,保持营养充足,建议食物多样化,每天膳食应包含粮食类、动物类、蔬菜类、豆制品等,合理添加水果、牛奶等。

附食疗方:

(1)姜丝葱白大枣红糖水

组成及服法:姜丝、葱白、大枣、红糖适量,煮水代茶饮。

功效:方中姜丝、葱白,辛温之品,具有祛风散寒之效;大枣、红糖,甘温之品,具有益气养血之效。全方辛甘化阳,具有补益阳气、祛风散寒之效。

(2)山药薏米粥

组成及服法:山药、薏米适量,煮粥。

功效:方中山药味甘温,具有补脾、养胃、益肺之效;薏苡仁味甘淡,具有利水渗湿,健脾止泻之效。全方具有健脾、益气、祛湿之效。

(3)萝卜冰糖饮

组成及服法:白萝卜100g、冰糖15g,煮水代茶饮。

功效:萝卜性凉,味辛甘,能消积滞、化痰热、下气宽中。全方具有行气消积化痰之效。

2.坚持通风,定期消毒

每天室内通风换气不少于2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定期消毒杀菌,可以采用艾条熏蒸、熏香、熏醋等方法。

附:辟秽解毒香囊:艾叶9g、丁香6g、白芷9g、薄荷6g、石菖蒲9g、郁金9g,药料研粗末,装入小布袋,随身佩戴或置于室内。

3.保持距离,做好防护

外出戴口罩,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咳嗽、喷嚏时,用纸巾或手肘挡住口鼻,身边有发热、咳嗽的人时注意保持距离,避免近距离接触有发热、咳嗽的患者。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洗手的时候要注意采取七步洗手法,彻底洗干净手掌、手背、指缝、指尖、拇指和暴露在外的手腕与前臂。

4.劳逸结合,适当锻炼

避免过度劳累,不熬夜,保证睡眠,要做一些强身健体的运动,如五禽戏、太极拳、八段锦、瑜伽、跑步等。运动有利于保持心情舒畅,情绪稳定,适当的出汗可以透散体内郁热,有利于预防外感热病。

(二)预防药物

1.成人预防方

【组成】生黄芪9g,茯苓9g,知母9g,金银花9g,连翘9g,苍术9g,桔梗6g,生姜10g,大枣15g。

【煎服法】水煎服,1天1剂,早晚分2次服用。可预防服用5~7天。孕妇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功效】生黄芪、茯苓益气健脾,知母、金银花、连翘清热解毒,苍术燥湿健脾,桔梗宣畅肺气,生姜以宣散风寒。

2.儿童预防方

【组成】金银花6g,苍术5g,莱菔子8g,陈皮5g,桔梗5g,茯苓10g,生姜5g,芦根8g,玄参6g。

【煎服法】水煎服,1天1剂,早晚分2次服用。可预防服用3~5天。6岁以下儿童,1剂药喝2天。

【功效】儿童为稚阴稚阳之体,脾胃脏腑娇弱,加之不良的饮食习惯和运动的缺乏,更易导致停食积热,湿邪内生,阻滞中焦。方用茯苓健脾益气,金银花清热解毒,苍术燥湿健脾,莱菔子消食降气,陈皮理气化痰,桔梗宣肺止咳,生姜宣散风寒,芦根清热生津,元参解毒利咽,全方共奏益气养阴、清热消食之效。

二、体质预防方案

结合冬季外感热病的易感人群和基础性疾病,增加痰湿证态、阴虚证态、气虚证态人群预防建议,其他证态人群参考基础预防方案。

1.痰湿证态

证态特点:此类人群以体形肥胖,腹部肥满松软为主要特征。平时常见面部皮肤油脂较多,多汗且黏,胸闷,痰多,口黏腻或甜,喜食肥甘甜腻,舌苔腻等表现。

常见疾病:肥胖症、高脂血症、脂肪肝糖尿病冠心病等。

调护建议:饮食以清淡为原则,少食甜、黏、油腻等食物,如肥肉、油饼、粽子、元宵等,适当进行户外活动。

预防方药:预防方酌加藿香、厚朴、砂仁、薏苡仁、陈皮等药物,以增强化痰去湿之效。

2.气虚证态

证态特点:此类人群以肌肉松软不实为主要特征。平时常见语音低弱,气短懒言,容易疲乏,精神不振,易出汗,舌淡胖等表现。

常见疾病:反复感冒、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

调护建议:劳逸结合,不宜做大量消耗体力的劳动以及剧烈的运动,应以柔缓运动为主,如散步、太极拳、八段锦等。可适当食用小米、山药、白扁豆、大枣、蜂蜜等。

预防方药:预防方酌加党参、白术、山药等,以增强益气之效。

3.阴虚证态

证态特点:此类人群以体型偏瘦为主要特征。平时常见手足心热,口燥咽干,鼻干,喜冷饮,大便干燥,舌瘦红少苔等表现。

常见疾病:慢性支气管炎更年期综合征、失眠、糖尿病等。

调护建议:避免熬夜、剧烈运动和在高温下工作。锻炼时要控制出汗量,及时补充水分。平素多吃甘凉滋润的食物,比如鸭肉、绿豆、芝麻、百合等,少食羊肉、韭菜、辣椒、葱、蒜等性温燥烈的食物。

预防方药:预防方酌加北沙参、麦冬、石斛、玉竹、生地黄、玄参等药物,以增强养阴清热之效。

三、地域预防方案

结合我国地理分区和地域气候特点,将我国分为东北部、北部、中东部、南部、西部五大地区,基础预防方案根据中东部地区气候特点制订,其他地区根据气候特点增加预防建议。

1.中东部地区

主要区域:北京市、天津市、河南省、河北省南部、山东省、山西省南部、陕西省南部、甘肃省南部、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江苏省北部、安徽省北部。

气候特点:中东部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2020年入冬以来,低温程度具有一定的极端性,华北、黄淮等地连遭寒潮侵袭,出现21世纪以来甚至是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温度新低,北京气温低到逼近-20℃,降水量较往年明显偏少。

调护建议及预防方药参照基础预防方案。

2.东北部、北部地区

主要区域: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陕西省北部、山西省北部、河北省北部。

气候特点:东北部、北部地区属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干燥,温度较低,降水量少。2020年入冬以来,气温较常年偏低,降水量较往年减少。

调护建议:可适量食用羊肉、韭菜等温补之品抵御严寒,但不宜过多,防止高热量摄入形成积热,可同时食用白萝卜、白菜、菠菜、油菜等清养之品。

预防方药:预防方酌加葱白、荆芥、防风等药物,以增强祛风散寒之功效。

3.南部地区

主要区域:上海市、重庆市、浙江省、福建省、江苏省南部、安徽省南部、湖北省、湖南省、四川省东部、云南省、贵州省、广西省、广东省、海南省、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省。

气候特点:南部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温暖,最低温一般高于0 ℃,空气较为湿润。2020年入冬偏晚,气温较常年偏低,日夜温差大,降水量较往年偏少。

调护建议:食物中可适当增加健脾益气、祛湿化痰之品,如小米、山药、薏米、赤小豆等,同时避免食用过多肥甘厚腻之品,以防助湿生痰。

预防方药:预防方酌加藿香、佩兰、砂仁、冬瓜皮等药物,以增强健脾祛湿之功效。

4.西部地区

主要区域: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四川省西部。

气候特点:西部地区多属高原山地气候,地高气寒,空气稀薄。

调护建议:避免户外剧烈运动,注意保暖,适当食用奶酪、牛肉等高能量的食物,以保证人体能量供应。

预防方药:预防方酌加人参、红景天、红花、当归等药物,以增强益气、养血、和血之功效。

以上分享的内容,由医学教育网小编搜集整理,如果您觉得对您有所帮助,可以分享给朋友。想了解更多医学考试信息、复习资料、备考干货请关注医学教育网。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中医师承/确有专长无忧实验班

辅导课程

1280

查看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