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市完善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增强中医药传统文化与创新动力举措,与师承人员息息相关的条例,医学教育网编辑为您整理如下。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中发〔2019〕43号)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冀传〔2020〕2号)精神,加快推进我市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如下措施。
——健全覆盖全民和全生命周期的中医药服务体系——
筑牢基层中医药服务阵地。加强中医药医联体建设,支持医联体实行人财物统一管理、医保基金打包支付,大力培育基层中医药服务人才,做好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培养中医专业医学生工作,鼓励优秀中医药人才到基层服务。
一是加强沧州市中医医联体建设,充分发挥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技术、人才、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将优质中医药资源下沉基层。鼓励有条件的县级中医院牵头组建医联体。
二是加强省级名中医工作室建设,做好对基层中医人员的师带徒工作。充分发挥石学敏院士工作站和路志正、翁维良、刘志明、王庆国、陈宝贵等国家级中医大师(名医)传承工作室的作用,带动我市青年中医师诊疗水平的提升。
三是大力开展全科医生和乡村医生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重点培训临床用药和适宜技术。四是设立基层卫生高级职称,取得中级职称后在乡村两级连续工作10年以上且考核合格的中医医师,同等条件下优先晋升基层副高级职称;连续工作15年以上且考核合格的,同等条件下优先晋升基层正高级职称。(责任单位:市卫健委、市人社局、市医保局、市财政局、市教育局)
——完善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
推动中医药院校教育改革发展。推进中医药课程内容整合与优化,改革完善中西医结合教育。加强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与全市中医医院的合作,搭建学校与医院合作交流平台。鼓励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与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沧州市人民医院等医院合作开展中医师承教育,办好“扁鹊中医传承班”和“康复学徒实验班”等特色专业,构建以中医药传统文化与经典课程为根基,以提升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为导向的课程体系。(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卫健委)
完善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支持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设置中医(专长)医师岗位。鼓励西医学习中医。调整完善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模式,注重培育和推介我市优秀中医人才,建立高年资中医医师带徒制度,与职称评审、评优评先等挂钩。
一是鼓励西医学习中医,允许临床类别医师通过考核后提供中医服务,参加中西医结合职称评聘。
二是鼓励我市各级名中医通过师带徒形式,培养青年中医师。
三是允许中西医结合专业人员参加临床类别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责任单位:市卫健委、市人社局、市教育局)
——增强中医药传统文化与创新动力——
挖掘和传承沧州传统中医药文化内涵。继承我市历代名医特别是扁鹊、刘完素、张锡纯等学术思想,加强名老中医学术经验、老药工传统技艺传承,实现数字化、影像化记录。将传统医药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总体保护规划,传承发扬我市中医药文化脉络。推进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在具备条件的中小学开设中医药文化选修课,争创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示范学校。
一是积极配合省有关部门编辑出版燕赵医学系列丛书,系统总结推广名老中医临床诊疗经验。
二是借助沧州市中医药学会、刘完素学术思想研究会、张锡纯学术思想专业委员会等组织,充分挖掘我市古代名医学术思想。
三是支持张锡纯中西医结合、沧州孙氏中医文化、舞来河于氏中医正骨、孙大娘膏药(炮制技艺)、李氏中医正骨、释迦宝山医术等传统医药类项目申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四是加强我市省级名中医工作室以及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工作室的文化内涵建设。
五是加快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燕赵名医馆和沧州博物馆中医药展区建设,扩展沧州中医药文化影响力。
六是提升盐山张锡纯学术思想知名度和影响力,通过建立陈宝贵名中医工作室,推广中药种植,引进中药企业等方式,吸引全国名老中医到盐山开展学术交流,业务协作,努力打造具有沧州特色的中医药高端交流平台。(责任单位:市卫健委、市文旅局、市教育局)
热点关注:
甘肃省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建设名中医传承工作室、中医流派传承工作室
4月1日起正式实施关于促进山东省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
山东省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遴选省级名老中医、名中医药专家
山东省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21项措施,深入推进“齐鲁医派”传承
陕西省2022年计划建设2~5个名医传承中心,培养50名高层次中医药传承人才
广东省2022年实现每千人口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0.50人
陕西省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27个措施,事关每一位传统师承人员!
以上就是医学教育网关于“沧州市《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解读”的相关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更多资讯尽在医学教育网传统师承医师资格考试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