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师承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资料领取
首页 > 中医师承 > 辅导精华 > 正文

中医传统师承实践技能拔罐:拔罐方法/作用/注意事项

关于“中医传统师承实践技能拔罐:拔罐方法/作用/注意事项”相关考点,相信准备参加中医传统师承考试的考生都在关注,为方便大家学习,在此医学教育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下内容:

拔罐方法

1.留罐法

吸定,留置。一般为10——15分钟。

2.走罐法

走罐法=推罐法=拉罐法。

涂一层凡士林等润滑油——拔罐——向上下或左右需要拔的部位往返推动。

特点:适宜于面积较大、肌肉丰厚部位(脊背、腰臀、大腿等部位)。

3.闪罐法

将罐拔住后,立即起下,反复多次。

特点:局部皮肤麻木、疼痛或功能减退等疾患,不宜留罐的部位,如小儿、年轻女性的面部。

4.刺血拔罐法

刺血拔罐法=刺络拔罐法。

消毒——三棱针点刺或皮肤针叩刺出血——吸罐。

量:少则几滴,多则3——5mL。留置10——15分钟。

特点:热证、实证、瘀血证及某些皮肤病,如神经性皮炎、痤疮、丹毒、扭伤、乳痈等。

拔罐的作用和适应范围

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等作用。

适应症:风寒湿痹、腰背肩臂腿痛、关节痛、软组织闪挫扭伤、伤风感冒头痛咳嗽哮喘、胃脘痛、呕吐、腹痛痛经、中风偏枯、瘀血痹阻等。防病保健、解除疲劳。

拔罐的注意事项

1.动作稳、准、轻、快;体位舒适,拔罐后不要移动体位;罐间距离不宜太近;避免碰压针柄;留罐过程中若疼痛可放气或立即起罐;起罐时不可强拉或旋转。

2.体位不当、移动、骨骼凸凹不平、毛发较多处容易脱落。

3.根据所拔部位的面积大小而选择大小适宜的罐。

4.小心烫伤。水泡:小的无须处理,仅敷以消毒纱布。较大的用消毒针将水放出,涂以烫伤油等,或用消毒纱布包敷,以防感染。

5.禁忌:皮肤过敏、溃疡、水肿及心脏大血管分布部位;高热抽搐者,以及孕妇的腹部、腰骶部位;自发性出血倾向的疾患、高热、抽搐等。

以上为“中医传统师承实践技能拔罐:拔罐方法/作用/注意事项”全部内容,由医学教育网小编整理,更多信息请随时关注医学教育网。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中医师承/确有专长无忧实验班

辅导课程

1280

查看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
您有一次专属抽奖机会
可优惠~
领取
优惠
注:具体优惠金额根据商品价格进行计算
恭喜您获得张优惠券!
去选课
已存入账户 可在【我的优惠券】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