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执业医师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中医执业医师 > 辅导精华 > 正文

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病案分析考试题(2)

关于“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病案分析考试题”相关内容,相信准备参加2020年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的考生都想掌握。为方便大家备考,在此医学教育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下内容:

病案摘要1:

钱某,男,44岁,已婚,农民。2015年11月19日初诊。

患者幼年起反复出现发作性喉中痰鸣,平素常易感冒,自汗,怕风。1个月前受凉后喉中哮鸣又作,伴咳嗽、呼吸困难,经治已有好转。现症:气短声低,喉中时有轻度哮鸣,痰多质稀,色白,倦怠无力,自汗,怕风,食少便溏,舌淡,脉虚无力。

病案摘要2:

徐某,男,42岁,已婚,干部。2015年9月3日初诊。

患者72小时前出现右下腹痛,逐渐加重。现腹痛剧烈,高热不退,时时汗出,烦渴,恶心呕吐,腹胀,大便似痢不爽。查体:腹平坦,无胃肠形,全腹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未触及包块,肠鸣音弱;舌红绛而干,苔黄厚干燥,脉洪数。

答案解析:

病案1

中医疾病诊断:哮病

中医证候诊断:缓解期-肺脾气虚证

中医辨病辨证依据:

(含病因病机分析)

1.以发作性喉中哮鸣,呼吸困难为主症,诊断为哮病。1月前发作,经治已有好转属于缓解期,喉中时有轻度哮鸣,气短声低,痰多质稀,色白,倦怠无力,自汗,怕风,食少便溏,舌质淡,苔白,脉细弱,辨证为肺脾气虚证。(2分)

2.幼年起病,哮病日久,肺虚不能主气,脾虚健运无权医学|教育网,气不化津,痰饮蕴肺,肺气上逆,而引发本病。(2分)

中医治法:健脾益气,补土生金

方剂名称:六君子汤加减

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党参15g 黄芪15g 白术12g 茯苓15g 半夏9g 橘皮9g 山药15g 薏苡仁15g 五味子6g 桂枝6g 白芍15g 甘草6g.

三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病案2

中医疾病诊断:肠痈

中医证候诊断:热毒证

中医辨病辨证依据:

(含病因病机分析)

1.患者患病初期以右下腹痛为主,逐渐加重,波及全腹,出现全腹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诊断为肠痈。高热不退,时时汗出,烦渴,恶心呕吐,腹胀,大便似痢不爽,舌红绛而干,苔黄厚干燥,脉洪数,辨证为热毒证。(2分)

2.本病由于肠道传化失司,糟粕停滞,气滞血瘀,瘀久化热,热盛肉腐而成痈肿。(2分)

中医治法:通腑排脓,养阴清热

方剂名称:大黄牡丹汤合透脓散加减

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生大黄后下9g 牡丹皮9g 桃仁9g 冬瓜仁9g 芒硝9g 当归15g 皂角刺15g 炒山甲9g 川芎9g 生黄芪15g 生甘草9g

三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编辑推荐:

2020年中医执业医师高端面授旗舰班报名开始 老师齐聚 助力拿证

2020年中医执业医师技能密训班(面授)报名开始!老师带你操作!

2020年中医执业医师报考常见问题∣考试资料大盘点!

2019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涉及到的考点汇总

以上为“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病案分析考试题(2)”全部内容,由医学教育网小编整理,更多信息请随时关注医学教育网。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中医执业-高效定制班

2024年新课

3980

查看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