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褐斑的病因、诊断和中医辨证治疗—中医医术确有专长医师资格考核”是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考试中涉及到的重点考点,你复习到了吗? 抓住重点可以为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考试**,医学教育网编辑为大家整理搜集了具体的内容,详情如下:
(一)病因病机
本病多与肝、脾、肾三脏关系密切,气血不能上荣于面为主要病机。情志不畅导致肝郁气滞,气郁化热,熏蒸于面,灼伤阴血而生;或冲任失调,肝肾不足,水火不济,虚火上炎所致;或慢性疾病,营卫失和,气血运行不畅,气滞血瘀,面失所养而成;或饮食不节,忧思过度,损伤脾胃,脾失健运,湿热内生,熏蒸而致病。
(二)临床表现
男女均可发生,以女性多见。如发生于孕妇,多开始于孕后2~5个月,分娩后逐渐消失,但也有不消退者;对称发生于颜面,尤以两颊、额部、鼻、唇及颏等处为多见;皮损为淡褐色至深褐色、淡黑色斑片,大小不等,形状各异,孤立散在或融合成片,边缘较明显,一般多呈蝴蝶状。无自觉症状,慢性经过。
(三)辨证论治
1.肝郁气滞证
主症:多见于女性,斑色深褐,弥漫分布;伴有烦躁不安,胸胁胀满,经前乳房胀痛,月经不调,口苦咽干;舌红,苔薄,脉弦细。
治法:疏肝理气,活血消斑。
方药:逍遥散加减。常用柴胡、当归、赤芍、白术、茯苓、香附、红花、丹皮等。
2.肝肾不足证
主症:斑色褐黑,面色晦暗;伴有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失眠健忘,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
治法:补益肝肾,滋阴降火。
方药:六味地黄丸加减。常用熟地黄、当归、山药、茯苓、泽泻、丹皮、山茱萸、红花等。
3.脾虚湿蕴证
主症:斑色灰褐,状如尘土附着;伴有瘀乏无力,纳呆困倦,月经色淡,白带量多;舌淡胖,边有齿痕,脉濡或细。
治法:健脾益气,祛湿消斑。
方药:参苓白术散加减。常用党参、白术、茯苓、山药、砂仁、薏苡仁、当归、红花等。
4.气滞血瘀证
主症:斑色灰褐或黑褐;伴有慢性肝病,或月经色暗有血块,或痛经;舌暗红有瘀斑,脉涩。
治法:理气活血,化瘀消斑。
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减。常用桃仁、红花、赤芍、川芎、生地黄、当归、香附等。
2020中医医术确有专长医师资格考核:哮病的辨证要点和治疗原则
哮病的病因病机和诊断要点—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考核
以上分享的“黄褐斑的病因、诊断和中医辨证治疗—中医医术确有专长医师资格考核”内容,由医学教育网小编搜集整理,如果您觉得对您有所帮助,可以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