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报名成功之后,复习备考就要马上准备起来了。急性中毒的中毒机制和处理方法的相关知识一直是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历年常考考点,医学教育网为广大考生整理相关考点如下:
概述
一定量的毒物短时间内进入机体,产生相应的毒性损害,起病急,病情重,甚至危及生命,称为急性中毒。
病因
1.职业性中毒:有毒物质的生产、包装、运输、使用过程中,因防护不当或发生意外,毒物经消化道、呼吸道、皮肤黏膜等进入机体而发病,可以导致急性或慢性中毒。
2.生活性中毒:由于生活中误食、意外接触、自杀、谋杀、用药过量等,毒物进入机体而发生中毒,多数情况下造成急性中毒。
生活性中毒----食物中毒
中毒机制
不同性质的毒物具有不同的中毒机制,部分毒物多机制、多途径导致急性中毒。
1.局部剌激腐蚀作用:如强酸、强碱中毒,导致毒物接触部位损伤。
2.缺氧:通过阻碍氧的吸收、转运、利用,导致机体严重缺氧,如一氧化碳、硫化氢、氰化物等。
3.抑制体内酶的活性:毒物本身或其代谢产物抑制体内某些酶的活性,导致中毒,如有机磷杀虫药抑制胆碱酯酶、氰化物抑制细胞色素氧化酶、重金属抑制含巯基的酶类等。
4.干扰细胞功能:某些毒物可导致细胞的重要结构发生异常,甚至导致细胞死亡。如四氯化碳、棉酚等可导致脏器细胞线粒体损害。
5.与受体竞争:如阿托品可阻断毒蕈碱受体。
6.麻醉作用:亲脂性毒物可透过血脑屏障并与脑组织及其细胞膜上的脂质结合,从而损害脑功能。
诊断原则
1.采集病史:向现场目击者了解起病经过,获取有关中毒的信息。对生活性中毒,应详细询问患者的精神状态、家庭成员的服药情况、家中留存的可疑毒物;对职业性中毒,应详细询问职业、工种,生产中接触的毒物种类与数量,采取的防护措施,有无意外情况发生等。
2.体格检查:可发现特异性中毒体征。首先明确患者生命体征情况,判定是否立即实施救治,随后仔细检查患者呕吐物、呼出气味,皮肤黏膜颜色、出汗情况、有无皮疹,观察瞳孔大小,并进行系统的体格检查,发现有诊断价值的中毒体征。
3.辅助检查:留取可疑毒物及呕吐物、血液、尿液等含毒物,快速送检,可获取确切的诊断依据。
4.诊断性治疗:结合患者对特异性解毒剂试验性治疗的反应,协助诊断。
处理原则
1.—般处理
(1)边实施救治,边采集病史,留取含毒物或采血送检。
(2)给患者取恰当的体位,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咽、鼻腔内分泌物,给氧。
(3)及时向患者家属交待病情及可能发生的病情变化。
2.清除未吸收的毒物 根据中毒途径选择。
(1)口服中毒
①催吐:用于神志清醒患者。最简单的方法为用压舌板等刺激咽后壁或舌根催吐,也可服用土根糖浆。意识障碍者禁止催吐。
②洗胃:应尽早、反复、彻底洗胃,洗胃方法有口服法、胃管法。目前主张应用吸附剂如活性炭治疗。
③导泻:于洗胃后进行。常用导泻剂有硫酸钠、硫酸镁、甘露醇等。
④灌肠:用于中毒时间较长(超过6小时)的患者。常用微温肥皂水高位连续灌肠。
(2)皮肤、黏膜吸收中毒:多为各种农药制造、使用过程中发生的中毒。立即应用清水或能溶解毒物的溶剂彻底洗涤接触毒物部位。
(3)吸入中毒:立即将患者移离中毒现场,吸氧。严重患者应用呼吸兴奋剂或进行人工呼吸。
(4)注射中毒:中毒早期应用止血带或布条扎紧注射部位近心端,或于注射部位放射状注射0.1%肾上腺素,减缓毒物吸收。
3.促进吸收的毒物排出
(1)利尿:促进毒物由肾脏排泄。快速输液并应用呋塞米静脉注射,或应用20%甘露醇静脉滴注。合并有肺水肿患者慎用或禁用。
(2)吸氧:用于有毒气体中毒。
(3)改变尿液酸碱度:应用碳酸氢钠碱化尿液,用于巴比妥类、异烟肼等中毒;应用维生素等酸化尿液,用于苯丙胺等中毒。
(4)其他:血液透析、血浆置换等
4.应用特效解毒剂
特效解毒剂指对某种毒物有特异性解毒作用的药物。明确诊断后应尽早使用,根据病情选择应用剂量与给药途径。
5.对症治疗
针对中毒后出现的症状、体征及并发症,给予相应的急救处理。快速纠正危及生命的毒性效应如呼吸心跳骤停、心肺功能衰竭、休克、肺水肿、脑水肿、严重心律失常、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急性肾衰竭等。
以上“急性中毒的中毒机制和处理方法”的内容由医学教育网小编搜集整理。要攀登一座高山,起初在下部是艰难的,越上升越没有痛苦,最后就和坐着顺流而下的小船一样。希望广大考生考试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