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医师规范化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地区动态
首页 > 住院医师规范化 > 政策解析 > 正文

病人的心理过程会影响医疗纠纷的产生吗?

关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有许多小伙伴还有着诸多疑问,对于“病人的心理过程会影响医疗纠纷的产生吗?”的问题,大家都了解了吗?感兴趣的小伙伴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了解更多更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信息,请点击医学教育网!

病人心理

1.患病时的反应

(1)焦虑:每个人在生病时都会有不同程度的焦虑,也可能引起某些身体或情绪上的症状。

(2)震惊:很多人在听到自己被诊断罹患某种严重疾病时,常会有震惊的表现。处于震惊期的病人,常会无法清楚地思考或合理地行动,可能会出现某些自发性行为。

(3)否认:处于震惊期的病人,大多会否认其患病情况。否认是一种自我防御机制,也是暂时维持心理平衡的方法。病人常会以否认症状的存在或其所具的特殊意义,而避免面对他所恐惧的病情。

(4)怀疑:有时,病人以怀疑的态度面对其疾病,并不是否认诊断的正确性,而只是希望找些理由让自己暂时不要去面对此冲击。

(5)询问:有些人当被诊断为癌症时,常会问:“为什么是我?”、“我会不会死?”或“有什么特效药可以用?”等。病人将担心的问题提出,通常可以缓解其内心的压力。

(6)害羞和罪恶感:有些病人往往会认为生病是自己行为不当的结果,认为生病是对他的一种惩罚,内心常常会产生害羞和罪恶感。

(7)孤独感:生病的时候,经常会觉得自己和别人是分离的,常会有强烈的孤独感,极需要家人和医护人员的关心。

(8)退化和依赖:通常当一个人生病时,会出现一些退行性和依赖的行为,如果不太严重或时间不是很长,应以接纳的态度,适时提供必要的协助。

(9)拒绝:当一个人罹患不能被社会接受的疾病时,不但可能被社会遗弃,也可能被家人、亲友拒绝。

(10)害怕:害怕是对可能发生的不愉快、疼痛或侵袭性检查和治疗的情绪反应,常见的害怕事项有,对陌生环境的害怕、害怕疼痛、害怕失去身体的某些部分或残废、害怕被忽略或遗弃、害怕孤独、害怕某些检查和治疗的危险性、害怕造成家人的负担、害怕死亡。

(11)退缩和抑郁。

(12)矛盾反应。

2.患病的适应过程

(1)疾病开始期或过渡期 在最初的反应中,病人可能会有焦虑、害羞、罪恶感或否认,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去看医生。在接受检查过程中,可能因为内心冲突而拒绝检查。病人往往会找不同的医师看病,希望证实原来的诊断是错误的。

医护人员应发挥同情心,倾听病人的诉说,不宜直接对其否认作处理,以免使否认变得更强烈,或使病人失去自我保护措施。也可以采用治疗性会谈,了解病人的内心冲突,协助病人认清自己的身体状况。

(2)接受期  在此期间,病人已不再否认患病,已能接受生病的角色,不过会变得以自我为中心,有退行性行为,依赖性增加,可出现愤怒、生气等行为反应。

医护人员应设法了解病人,鼓励其情绪发泄,并让病人参与治疗或医护计划,让病人有机会自己做一点决定,或负起部分自我照顾的责任。

(3)恢复期  病情好转后,大多数病人逐渐恢复独立,依赖性减低,与他人关系恢复正常,准备重新回到原来的社会,继续扮演其社会角色,但有少数病人可能不愿放弃“病人角色”。

医护人员应激发病人恢复对生活或工作的兴趣。对不愿放弃“病人角色”的病人,应慢慢放松保护,以指引的态度,鼓励病人去尝试新的技能,只有在有问题出现时,才给予协助,重建其独立信心,并使其能感受医护人员对他是有信心的。

3.病人的负性情绪状态

恐惧

恐惧是一种人们在面对危险情境或对自己预期将要受到的伤害而产生的较高强度的负性情绪反应。当人们产生恐惧感时,交感神经兴奋,动员全身进入逃避伤害刺激的准备状态。恐惧感使患者处于惶惶不可终日的境地,不仅严重影响疾病康复,甚至可能造成致命性的危害。如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而言,极度恐惧就是一种致命性打击,有时可能成为导致病情恶化的直接诱因。

抑郁

抑郁反应大多能被及时察觉,轻者四肢乏力、无精打采或多愁善感、以泪洗面等,重者欲以自杀了结此生,但也有个别患者抑郁反应严重但行为表现不明显,自杀先兆易被疏忽,以至发生悲剧。因此,对那些身染重疾且沉默少语的患者,医护人员尤应高度重视并密切关注。

愤怒

愤怒是一种较强烈的因个体与挫折或威胁抗争而产生的情绪反应,机体伴随着一系列生理反应,如心跳加快、血流加速、血液重新分布,呼吸浅快,肾上腺分泌活动增强等。愤怒与其他负性情感的显著区别在于,它既溢于言表,又作用迅速、危害直接。特别是原发性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的患者,他们盛怒之下发生猝死的概率最高。

焦虑

焦虑是人们对即将来临的、可能会给自己造成危险和祸害或需要自己做出极大努力去应对的情况等所产生的情绪反应。特别是那些因病痛而身心健康欠佳的患者,当他们出现烦躁不安、失眠、颤抖、呼吸急促等急性焦虑反应时,常认为自己患有严重疾患,随之而来的过度焦虑可能使上述症状加重,形成恶性循环。

总之,任何一种医疗活动,既要符合自然科学的规律和原则,又要符合人文科学的规律和原则。现代的医学模式是“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现代的医患关系已经逐步发展为“共同参与型”。因此,医护人员还必须具有识别不同病情、与不同层次的病人沟通的能力,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才能减少医患纠纷。医务人员还应有预见突发事件的能力,利用各种条件,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以确保医疗安全及医疗活动的正常进行。

对于“病人的心理过程会影响医疗纠纷的产生吗?”的问题相信大家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了解更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信息,请点击医学教育网!

相关链接:

住院医师规陪官方政策策有哪些呢?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奖励与惩罚制度

妇产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有哪些综合素质要求?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考试题库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助考之星

考试题库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