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医学理论 > 内科学 > 正文

多发性骨髓瘤——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1.血液:

  ①贫血可为首见征象,多属正常细胞、正常色素型。②红细胞在血片上排列成钱串状,可伴有少数幼粒-幼红细胞。血沉显著增快。③晚期有全血细胞减少,并可发现骨髓瘤细胞在血中大量出现,超过2000/μL者,称为浆细胞性白血病。

  2.骨髓:

  主要为浆细胞系异常增生(至少占有核细胞数的15%),并伴有质的改变。①骨髓瘤细胞大小形态不一,成堆出现。②细胞浆呈灰蓝色,有时可见多核(2~3个核),核内有核仁1~4个,核旁淡染区消失,胞浆内可有少数嗜苯胺蓝颗粒,偶见嗜酸球状包涵体(Rusel小体)或大小不等空泡(mort cell)。核染色质稍疏松,有时凝集成大块,但不成车轮状排列。③电镜下骨髓瘤细胞有发达的高尔基体和扩张的粗面内质网,后者常呈板层状或囊泡状。

  3.血液生化检查:

  (1)异常球蛋白血症血清异常球蛋白增多而白蛋白正常或减少。此外尚有及少数患者血清或尿中不能分离出M蛋白(约1%),称为不分泌型骨髓瘤。少数患者血中尚存在冷球蛋白。

  (2)血钙磷测定因骨质广泛破坏,出现高钙血症,以及M蛋白与钙结合,使结合钙增加。晚期肾功能减退,血磷也增高。由于本病主要为溶骨性改变而无新骨形成,所以血清碱性磷酸酶一般正常或轻度增加。

  (3)血清β微球蛋白及血清乳酸脱氢酶活力高于正常。血清α微球蛋白是由浆细胞分泌的;经与血清肌酐纠正后与全身瘤细胞总数有显著相关性。

  (4)尿和肾功能检查90%以上患者有蛋白尿。血清尿素氮和肌酐可以增高。约半牧患者尿中出现凝溶蛋白。

  4.X线检查:

  本病骨骼病变可有以下三种X线发现:①早期为骨质疏松,多在脊柱、肋骨和盆骨;②典型病变为圆形、边缘清楚如凿孔样的多个、大小不等溶骨性损害,常见于颅骨、盆骨、脊柱、股骨、肱骨等处;③病理性骨折,常发生于肋骨、脊柱、胸骨。个别有骨质硬化。少数早期患者可无骨骼X线表现。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