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医学理论 > 其他专业 > 正文

迷路窗破裂的诊断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Simmon(1968年)首先提出迷路窗膜破裂是突聋的原因之一,随后被Stround(1971年)和Goodhill(1973年)手术所证实。

  【诊断】

  耳科检查鼓膜一般正常,偶有充血混浊和液平面,患耳朝下侧卧有旋转性眼震,有潜伏期,伴有眩晕感,呈疲劳性周围前庭型。

  据Singleton报告,外淋巴瘘时位置性眼震潜伏期短,不易疲劳,26%~60%瘘管试验呈阳性反应。凡有明显头面或耳部气压创伤或外伤史,或在飞行、潜水和用力后突然出现眩晕耳聋,并有瘘管试验阳性者,应想及此病,应住院观察,进行颅内摄片、神经系统检查、听力及功能检查。

  Simmons(1979年)曾提出由400~1300Hz,每100Hz为一挡,进行听阈检查,如有凹口存在,即示有蜗内膜破裂可能。临床上应当与梅尼埃病、良性位置性眩晕和其他暴聋相鉴别。声阻抗诊断价值不大,且有进一步损伤迷路危险,不宜采用。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