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知识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公共卫生知识 > 传染病知识 > 正文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2002年11月,我国广东省发现并报告首例非典型肺炎(atypicalpneumonia,AP),这种不明原因的传染性疾病迅速向北京、香港及其它地区传播。2003年3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全球警告认为同样的疾病在香港和越南出现,并根据其临床症状特点将这种具有极强的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命名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

  自此,全世界共有26个国家(包括3个地区)报告临床诊断病例8098例,死亡774例,全球平均病死率约为10%左右。中国内地总发病人数5327例,死亡349例。2003年7月5日,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宣布,SARS的传播途径已基本明确。

  在全球实验室的合作努力下,很快明确了引起该疾病的病原为一种新型冠状病毒(SARS2CoV)。同时,类似SARS2CoV的病毒很快在中国南方的市场上的果子狸体内发现,提示该病毒可能来源于果子狸或其他同类动物的体内,人和动物可能是它的储存宿主,并存在季节性暴发流行的可能性,同时提示SARS在下一个季节可能再度侵袭。因此,WHO提出警告要求所有国家提高警惕,预防SARS再度袭来,并提高应对SARS的能力。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