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医学理论 > 诊断学 > 正文

α2-巨球蛋白(α2-M)测定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参考值」

  2.98±0.57g/L

  「生物学变异」

  α2-M在小儿,妊娠及口服避孕药时增高,小儿血清α2-M水平为成人的2.5倍,应用链激酶、尿激酶治疗时α2-M可以减低。

  「临床意义」

  α2-M是一种19S的球蛋白,广泛分布于体液内,关节液、渗出液如角膜炎时分泌物中。α2-M产生部位报告不一,可能产生于单核细胞、淋巴细胞、血小板、内皮细胞及肝细胞,α2-M与凝血酶结合后形成一种复合物,然后在血浆中较快的被清除,α2-M抗凝血酶活性只有血浆中总活性的25%,它对血浆素(纤溶素)、激态释放酶有抑制作用,此外α2-M可能在细胞表面起调节蛋白酶的作用,人类血小板膜及颗粒状亚细胞组分上有α2-M,α2-M也存在于血管及淋巴管的内皮细胞表面。

  遗传性α2-M缺乏症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即使其活性降至正常的25%~30%,临床上一般无症状,血浆水平非常低下而同时又应用纤溶药物治疗时,可以引起出血,弥漫性血管内凝血α2-M降低。

  慢性肾炎、肾硬变、膀胱癌、乳腺癌、肺癌、恶性葡萄胎、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自身免疫性疾病增高。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