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医学理论 > 外科学 > 正文

灼伤的早期补液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及时治疗至关重要。足够的液体补充可防止外周血管收缩和血流灌注不足,并确保完好的宿主局部防御。应用胶体溶液如新鲜冻血浆(含有包括抗体的抗菌物质),可防止在治疗开始前污染创面的细菌入侵。

    当预计将要发生休克(如所有灼伤面积>10%BSA的Ⅲ度和Ⅱ度灼伤)或当红细胞压积高于正常值时,应立即开始补液。将14~16号静脉套管置于一处或两处外周静脉内。虽然初期也许不必作中心插管,但到了后期,由于广泛的创面水肿可能使插管困难,因此最好早期插管。如有必要,可经焦痂处行中心或周围静脉穿刺插管术。不赞成作静脉切开术,因为有可能损毁静脉并有发生感染的高度危险性。应采血,以测定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型和交叉配血。

    含钠静脉注射液是最易获得的急救复苏液,如可能的话,通常应接着用胶体溶液(如新鲜的冻血浆,白蛋白)。胶体溶液的使用取决于灼伤的面积,深度和部位,病人的年龄以及伴随的其他疾病。下述病人需要尽快补充胶体溶液:中度和大面积灼伤病人;幼儿或老年患者;手,脸部或会阴深度灼伤的病人;心脏病患者;和表明将急迫发生灼伤性低血容量的红细胞压积增高的患者。如果补液在灼伤后延迟2小时才开始,则应尽快输入胶体溶液。

    需要补充的液体容量与灼伤面积和深度有关。最初的补液速率可经简要体检和用"九分法"或Lund-Browder图初步确定灼伤范围来估算。通常在灼伤后最初24小时的补液速率为静脉滴注2~4ml/kg/%BSA.如加入胶体溶液则可减少含钠溶液的用量。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