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医学理论 > 妇产科学 > 正文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与子宫颈癌的诊断根据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临床表现和以下辅助检查作出诊断:


    1.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是宫颈癌筛查的主要方法。必须在移行带区刮片检查。报告方式可采用TBS系统分类或巴氏五级分类。巴氏、TBS分类中有上皮细胞异常时,均应重复刮片检查并行阴道镜下宫颈活组织检查。

    2.碘试验正常宫颈鳞状上皮含丰富糖原,碘溶液涂染后呈棕色或深褐色,不能染色区说明该处上皮缺乏糖原,可为炎性或有其他病变区。在碘不染色区取材活检,可提高诊断率。

    3.阴道镜检查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巴氏Ⅲ级及以上、TBS报告鳞状上皮内病变,均应在阴道镜下观察宫颈表面病变状况,注意宫颈移行带区内的醋酸白色上皮、点状血管、异形血管及镶嵌提示病变,选择可疑病变区行活组织检查,提高诊断准确率。

    4.宫颈和宫颈管活组织检查是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确诊的依据。在阴道镜、碘试验观察到的可疑部位取活组织作病理检查;无明显可疑区时,可在鳞-柱交接部的3、6、9、12点4处取材。宫颈刮片阳性,活检阴性时,应搔刮宫颈管,刮出物送病理检查。

    5.宫颈锥切术宫颈刮片多次检查为阳性,而宫颈活检为阴性;或活检为原位癌,但不能排除浸润癌时,均应作宫颈锥切送病理组织学检查。

    6.HPV检测有条件者,定量检测HPV有助于对CIN的了解及预后估计。

    确诊宫颈癌后,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胸部X线摄片、淋巴造影、膀胱镜、直肠镜检查等,以确定其临床分期。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