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医学理论 > 外科学 > 正文

骨盆骨折(fracture of the pelvis)(1)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概述

  骨盆环是由髂、耻、坐骨组成的髋骨连同骶尾骨构成的坚固骨环,前方有耻骨联合,后方有骶髂关节。躯干的重力经骨盆下传至下肢,起支撑脊柱的作用。在直立位,重力线经骶髂关节、髂骨体至两侧髋关节,为骶股弓;坐位时,重力线经骶髂关节、髂骨体、坐骨支至两侧坐骨结节,为骶坐弓。另外还有两个联结副弓,一个副弓经耻骨上支与耻骨联合至双侧髋关节,以连接股弓和另一个副弓;另一个副弓经坐骨升支与耻骨联合至双侧坐骨结节俩连接骶坐弓。骨盆骨折(fracture of the pelvis)先折断副弓。骨盆边缘有很多肌肉与韧带,起着维护骨盆的作用。骨盆保护盆腔内脏器,骨盆骨折后多合并有内脏损伤。

  病因和分类

  一、按骨盆位置与数量分类
    1、骨盆边缘撕脱性骨折由于肌肉猛烈收缩造成骨盆边缘肌附着点撕脱性骨折,骨盆环不受影响。多见于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所致的创伤。另外由髂翼骨折,多因侧方挤压的直接暴力造成,骨折块一般不大,移位不明显,少数为粉碎性,不影响骨盆环。

  (1)髂前上棘撕脱性骨折:由于缝匠肌猛烈收缩造成。

  (2)髂前下棘撕脱骨折:股直肌强烈收缩的结果。

  (3)坐骨结节撕脱骨折:腘绳肌猛烈收缩的结果。

  2、骶尾骨骨折
    (1)骶骨骨折:是复合性骨盆骨折的一种。按骶骨可以分为三个区:Ⅰ区,在骶骨翼部;Ⅱ区,在骶孔处,可引起骶神经根损伤;Ⅲ区为正中骶管区,易造成马尾神经损伤。

  (2)尾骨骨折:通常在滑跌坐地时发生,往往连带骶骨末端一起骨折,移位不明显。

  3、骨盆环单处骨折不会引起骨盆环的变形。可以分为:

  (1)髂骨骨折;

  (2)闭孔环处有1-3处出现骨折;

  (3)轻度;

  (4)轻度骶髂关节分离。

  4、骨盆环双处骨折伴骨盆变形
    (1)双侧耻骨上下支骨折;

  (2)一侧耻骨上下支骨折合并耻骨联合分离;

  (3)耻骨上下支骨折合并骶髂关节脱位;

  (4)耻骨上下支骨折合并髂骨骨折;

  (5)髂骨骨折合并骶髂关节脱位;

  (6)耻骨联合分离合并骶髂关节脱位。

  二、按暴力的方向分类
    1、暴力来自侧方的骨折(LC骨折)

  侧方的挤压力量使骨盆的前后结构和骨盆底部韧带发生一系列损伤,分为:

  (1)LC-Ⅰ型:耻骨支横形骨折,同侧骶骨翼部压缩骨折,骶骨骨折在常规X线片上不能发现,必须作CT、MRI检查才能发现。

  (2)LC-Ⅱ型:耻骨支横形骨折,同侧骶骨翼部压缩性骨折及髂骨骨折。

  (3)LC-Ⅲ型:耻骨支横形骨折,同侧骶骨翼部压缩性骨折;髂骨骨折,对侧耻骨骨折,骶结节和骶棘韧带断裂以及对侧骶髂关节轻度分离。

  2、暴力来自前方(APC骨折)

  (1)APC-Ⅰ型:耻骨联合分离。

  (2)APC-Ⅱ型:耻骨联合分离,骶结节和骶棘韧带断裂,骶髂关节间隙增宽,前方韧带已断,后方韧带仍保持完整,提示骶髂关节有轻度分离。

  (3)APC-Ⅲ型:耻骨联合分离,骶结节和骶棘韧带断裂,骶髂关节前、后方韧带都断裂,骶髂关节分离,但半个骨盆很少向上回缩 .
    3、暴力来自垂直方向的剪力(VS骨折)

  暴力很大,在前方会发生耻骨联合分离或耻骨支垂直形骨折,骶结节和骶棘韧带断裂,后方的骶髂关节完全脱位,一般还有骶骨或髂骨的骨折块,半个骨盆可以向前上方或后上方移位。

  4、暴力来自混合方向(CM骨折)

  通常是混合性骨折,如LC/VS或LC/APC.各类骨折中以Ⅲ型骨折和VS骨折最严重,并发症也多。

  临床表现

  一、患者有严重外伤史,尤其是骨盆受挤压的外伤史。

  二、疼痛广泛,活动下肢或坐位时加重。局部肿胀,在会阴部、耻骨联合处可见皮下瘀斑,压痛明显。从两侧髂嵴部位向内挤压或向外分离骨盆环,骨折处均因受到牵扯或挤压而产生疼痛(骨盆挤压分离试验)。

  三、患侧肢体缩短,从脐至内踝长度患侧缩短。但从髂前上棘至内踝长度患侧常不缩短股骨头中心脱位的例外。在骶髂关节有脱位时,患侧髂后上棘较健侧明显凸起,与棘突间距离也较健侧缩短。表示髂后上棘向后、向上、向中线移位。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