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医学理论 > 外科学 > 正文

桡骨头半脱位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概述

  桡骨头半脱位又称牵拉肘,是婴儿时期较常见的意外损伤。5岁以内小儿,前臂如被牵拉极易造成脱位。

  病因和发病机制

  1、由于5岁以下小儿桡骨头发育不全,桡骨头轮廓呈椭圆形,偏外后侧较平,环状韧带只是一片薄弱的纤维膜,松弛,极易造成脱位。

  2、常见于年轻的父母搀着小儿上街,小儿的上肢上举,父母的上肢下垂,遇有台阶时父母的手突然提起小儿的手,或用强制的手段帮小儿穿上衣服,粗暴的牵拉力也会造成桡骨头半脱位。

  3、当前臂旋前位牵引时,此关节产生负压,造成环状韧带紧张,呈漏斗状,以致滑越桡骨头,使前臂发生旋围困难。小儿在走路时或穿衣时,前臂被纵向牵拉,桡骨头即向远端滑移;恢复原位时,环状韧带的上半部不及退缩,卡压在肱桡关节内,造成脱位。

  临床表现

  1、患儿哭闹,拒绝使用患肢,肘部呈伸直位,而前臂呈旋前状。

  2、病儿不敢上举、旋转患肢。当被动活动肘关节时,因剧裂疼痛而哭闹。

  3、桡骨头部外侧有压痛。

  4、X线检查可无异常表现。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X线检查可无异常表现。

  诊断和鉴别诊断

  有上肢被牵拉病史,肘部疼痛,无肿胀和畸形肘关节有屈曲,桡骨头处有压痛。X线检查阴性。

  治疗

  1、要早期手法复位,防止局部水肿后造成困难。

  2、复位成功后,用颈腕带悬吊一周,防止复发而形成习惯性脱位。

  3、手法复位方法:术者一手握住患肘腕部上方,另一手用拇指向背侧按压桡骨小头,同时迅速将前臂旋后,屈肘90°并同时使前臂再旋前,此时如感到有复位时的弹响,说明复位。病儿哭闹停止,并可自主取物、上举。如无弹响,病儿哭闹不停,患侧手仍不敢持物,可能未复位或复位时间较晚,局部有水肿造成弹响不明显。需观察一段时间,必要时重新复位。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