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骨膜性软骨瘤又称骨皮质旁软骨瘤,是软骨瘤的一种,发生于骨表面、骨膜下、肌腱和韧带附着处的软骨瘤。可见于从儿童到成人的各个年龄组,位于长骨的骨干或干骺端区域,好发于肱骨近端。
病理改变
肿瘤呈界限清楚的圆形或卵圆形,部分埋入骨皮质中,切面为灰白色略透明的软骨组织。细胞较内生软骨瘤密集,较大;细胞核偶尔有些大小不等,核丰满,轻度多形性,双核细胞和巨核细胞较多。
临床表现
主要是长期存在的局部肿块或发现不规则的硬块,很少有肿胀,有轻至中度的间歇性疼痛。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X线表现:可见皮质上有碟形凹陷,相当表浅,偶呈轻度的多环状,标以骨硬化线。一般不向髓腔延伸。透镜样或半球状的软骨瘤团块具有类似软组织的透X线性,偶可含有不透X线的颗粒和阴影,表示软骨的钙化和/或骨化。沿软骨瘤的周边,被从骨皮质上顶起的骨膜可产生骨刺,包围肿瘤的基部。
诊断
诊断标准:
1、好发年龄:30岁以下的成年人多见,男性多于女性。
2、发病部位:常见于长管状骨,约70% 发生于肱骨和股骨,手足部骨发病率约为25%. 3、生长缓慢,症状不明显。
4、X线表现为有模糊的软组织阴影及骨皮质缺损。
治疗
如骨膜性软骨瘤无症状,非持续性生长(通常在身体生长结束后不再生长),患者随诊即可,不需手术治疗。如需手术,应将肿瘤整块切除,为边缘性或广泛性切除,可保证治愈。但经病变内切除也有很高的成功率。年龄在10岁以下、病损部位紧靠骨骺板的所谓活跃型病例,术后易复发,可行手术清除加植骨治愈。
预后
如切除彻底可望治愈,预后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