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医学理论 > 内科学 > 正文

血小板功能异常性疾病分类简述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血小板功能异常性疾病

  (1)血小板无力症:亦称Glanzmann病。系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它的基本缺陷是血小板膜GPⅡ6/Ⅲa数量减少或缺乏,也可出现GPⅡ b/Ⅲa基因的缺陷。患者的血小板对ADP、胶原、肾上腺素、凝血酶、花生四烯酸等诱导剂无聚集反应,但对瑞斯托霉素有聚集反应。

  (2)巨血小板综合征:亦称Bernard-Soulier综合征。系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它的基本缺陷是血小板膜GPIb/Ⅸ或GPV的数量减少或缺乏,也可有GPI b/Ⅸ或GPV基因的缺陷。患者的血小板膜不能结合vWF,使其不能粘附于内皮下组织,并对瑞斯托霉素不发生聚集反应。

  (3)贮藏池病:指血小板缺乏贮存颗粒或其内容物释放障碍。包括致密颗粒缺陷症、α一颗粒缺陷症(亦称灰色血小板综合征)以及致密体与α-颗粒联合缺陷症。系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有的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患者的血小板对ADP、胶原和凝血酶等诱导剂缺乏释放反应,故释放产物减少。

  (4)血小板第3因子(PF3)缺乏症:亦称血小板病,系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患者的血小板膜磷脂的结构或成分有缺陷。故其表面缺乏凝血因子Va和Xa的受体,致使血小板不能有效地提供凝血催化表面。引起凝血机制异常。表现为白陶土凝血时间延长。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