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医学理论 > 妇产科学 > 正文

细菌性阴道炎的诊断原则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细菌性阴道炎(bacterial vaginosis)是由于正常阴道菌群被大量大厌氧菌、阴道加德纳尔菌和人型支原体所取代而引起的一种临床综合症。

  细菌性阴道炎曾被命名为嗜血杆菌阴道炎、加纳尔德菌阴道炎、非特异性阴道炎。称其为细菌性阴道病,是因为阴道内有大量不同的细菌,临床及病理特征又无炎症性改变。

  细菌性阴道炎常发生在性活跃的女性,并与多性伴有关,非性活跃的女性很少罹患此病。此病是否由性传播病原体感染所致仍不清楚。治疗性伴对预防细菌性阴道病的复发无多大价值。

  细菌性阴道炎的诊断原则:

  一、阴道分泌物呈灰白色,很粘稠,甚至象面糊状,均匀一致,但不是脓性分泌物,量多少不定。

  二、分泌物中胺含量特别高,故呈鱼腥味,性交时或活动后往往因促进胺释放而使气味加重,分泌物中加入10%氢氧化钾后也可释出胺味。

  三、阴道分泌物中的PH值增高,PH范围5.0-5.5,而正常人为4.5-4.7。

  四、阴道分泌物的湿涂片中可检出经线索细胞。

  上述四项标准中,具备三项以上者即可确诊,有强调第四项为必需诊断标准。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