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医学理论 > 学术动态 > 正文

抑癌基因微卫星杂合性丢失在膀胱癌诊断中的应用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该项研究目的是探讨抑癌基因p16、p53、VHL的微卫星(MS)DNA杂合性丢失(LOH)的发生率与膀胱移行细胞癌(TCC)临床分期、病理分级的关系。

  方法采用随机提取50例膀胱TCC组织标本DNA,并取50例癌旁正常膀胱黏膜作对照;提取40例患者尿液标本DNA,取位于p16、p53、VHL的6个微卫星位点引物行PCR扩增,8%变性聚丙烯酰胺电泳,银染结果检测杂合性丢失与TCC分期、分级的关系。结果50例TCC标本中,6个微卫星位点中至少1个位点LOH阳性者45例(90.0%);40例尿液标本中,以上位点至少1个位点LOH阳性者35例(87.5%),尿脱落细胞组织学检查阳性者25例(62.5%),主要见于中、晚期肿瘤。p16、p53、VHL基因6个微卫星位点中,LOH阳性率由高到低分别为D9s259(76.3%)、D9s270(65.7%)、D17s786(50.0%)、D3s1284(41.7%)、D3s1038(41.2%)、D17s379(40.5%)。D9s259、D9s270、D3s1038、D17s786的LOH阳性率与TCC分期、分级无关,D3s1284、D17s379主要见于高分期、分级肿瘤。

  由此得出结论TCC组织标本和尿液标本抑癌基因微卫星位点LOH检测是一项新颖、高敏感的方法,D9s259、D9s270、D3s1038、D17s786可用于膀胱肿瘤的早期诊断,D3s1284、D17s379可作为膀胱肿瘤判断预后的指标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