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医学理论 > 学术动态 > 正文

醛固酮合成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及环境因素与高血压病中风先兆证的关系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该项研究目的是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插入/缺失(I/D)和醛固酮合成酶(CYP11B2)基因-344T/C多态性及环境因素与高血压病(EH)中风先兆证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法,检测116例EH中风先兆证患者和与之1:1相匹配(按性别、年龄±3岁、居住地)的正常对照组CYP11B2—344T/C基因型,同时用PCR法检测ACE(I/D)基因型。结果ACE—DD基因型频率在EH中风先兆证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YP11B2-TT基因型频率分布无差异(P〉0.05)。

  多因素条件Logistie凹归筛选出荤食、急躁易怒及ACE—DD基因型为主要危险因素,而ACE—DD型OR为2.834(95%CI,1.232—6.518)。由此得出结论ACE基因I/D多态性与EH中风先兆证显著关联,此关系在调整了中医传统危险因素后依然存在,并提示在发病的过程中是环境与遗传共同作用的结果。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