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医学理论 > 学术动态 > 正文

流行病调查:叶酸预防大肠腺瘤而非大肠癌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英国科研人员通过流行病学证据发现,叶酸预防大肠腺瘤而非大肠癌,作用机制与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有关。

  叶酸在大肠腺瘤和癌症发挥作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1-碳环。低叶酸水平,伴随关键酶的遗传多态性,如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可导致DNA低甲基化和甲基异常化,参与大肠肿瘤的发展。

  研究者对英国大肠腺瘤(317例,296例对照)和癌症(500例,742例对照)进行了病例对照研究,调查了叶酸和酒精的摄入量,MTHFR677C>T和1298A>C得多态性。发现MTHFR1298与大肠癌的风险显著相关(OR1.57;95%CI1.05-2.37),在男性中更为显著(OR3.02;95%CI,1.63-5.62)。虽然MTHFR677和结直肠癌无关,但当数据按性别分层统计后发现,女性患病风险增加(OR1.96;95%CI,1.11-3.46),而男性不增加。叶酸摄取量高,大肠腺瘤风险下降,但没有证据支持高叶酸的饮食可防止大肠癌的发展。酒精摄入量高(>/=14U/wk)与患癌风险显着增加。

  由此,膳食叶酸摄入量可能是决定大肠癌癌前病变,而非大肠癌,的一个重要因素,MTHFR基因型起协同作用。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