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医学理论 > 诊断学 > 正文

肿瘤血清诊断的特点——癌胚蛋白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在个体发育中,一些蛋白质只在胎儿期表达,但成年动物细胞发生癌变时,出现去分化现象,一些关闭的基因被激活,重新分泌胚胎时期特有的蛋白,称为癌胚蛋白。

  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正常成人血清中含量为5.8μg/L以下,男性略高于女性。AFP由卵黄囊及胚胎肝脏产生,在妊娠5个月时达高峰,出生时下降。胎儿出生后1年,血清AFP应降至正常成人水平。AFP是原发性肝癌的最灵敏、最特异的肿瘤标志,血清AFP测定结果大于500μg/L以上,或含量有不断增高者,更应高度警惕。

  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antigen,CEA):为存在于结肠癌及胚胎结肠粘膜上皮细胞的一种糖蛋白。由胎儿胃肠道上皮组织、胰和肝的细胞所合成,通常在妊娠前6个月内CEA含量增高,出生后血清中含量已很低下,健康成年人血清中CEA浓度小于2.5μg/L.胃肠道肿瘤时因极性消失,CEA反流入淋巴或血液而而使血清CEA升高,当CEA高于20μg/L时,则意味着可能有消化道肿瘤。

  胰胚胎抗原(pancreaticoncofetalantigen,POA):是一种糖蛋白,正常人群血清中小于7U/ml.胰腺癌的POA的阳性率为95%,其血清含量大于20U/ml,当肝癌、大肠癌、胃癌等恶性肿瘤时也会使POA升高,但阳性率较低。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