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医学理论 > 学术动态 > 正文

术前肺通气功能与术中肺通气功能和术后呼吸衰竭的关系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该项研究目的是探讨机械通气时呼吸力学与术前肺功能的关系,确定术前肺通气功能参数能否预测术后呼吸衰竭。

  方法采用择期行肺切除术的原发性肺癌病人100例,ASAⅠ级或Ⅱ级,术前测定常规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与用力肺活量之比(FEV1/FVC)、最大肺活量(VC)、最大通气量(MVV)、75%肺活量位用力呼气流速(FEF75)、最大中期呼气流速(MMEF75/25)、功能残气量(FRC)和残气量与肺总量之比(RV/TLC);脉冲震荡肺功能参数:共振频率(Fres)、呼吸总阻抗(Zres)、中心阻力(Rc)、5Hz和20Hz时粘性阻力(R5、R20)。插管后机械通气初始时记录双肺气道峰压和双肺胸肺顺应性,开胸单肺通气肺萎陷时记录单肺气道峰压(Ppeak)和单肺胸肺顺应性(CT)。单肺通气时Ppeak和CT与身高、体重及肺功能的关系采用多元逐步回归。一般情况和术前肺功能与术后呼吸衰竭的关系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根据术后是否发生呼吸衰竭分为2组:呼吸衰竭组(RF)和非呼吸衰竭组(NRF)。

  结果Ppeak与Zres、身高、体重和FEF75呈线性关系(R^2=0.504,P〈0.01),CT与Zres、身高、VC和RV/TLC呈线性关系(R^2=0.602,P〈0.01)。与NRF组比较,RF组FEV1、FVC、FEV1/FVC、MVV和MMEF75/25均降低(P〈0.05或0.01)。年龄≥60岁的中老年患者FEV1≤60%、FEV1/FVC≤60%、MVV≤50%、MMEF75/25≤35%时,RF组术后呼吸衰竭发生率高于NRF组(P〈0.05或0.01)。logistic回归表明,年龄和MVV是术后呼吸衰竭的两个主要预测因素。

  由此得出结论术中单肺通气时Ppeak和CT分别与身高、体重和术前肺功能呈线性关系。年龄和MVV是术后呼吸衰竭的两个主要预测因素。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