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医学理论 > 学术动态 > 正文

下肢恶性骨肿瘤保肢术后假体生存分析及功能评估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该项研究目的是了解下肢骨与软组织原发恶性肿瘤患者保肢术后患肢功能及假体生存情况,并统计各类并发症发生率及影响假体生存率的因素。

  方法采用对1998年1月至2005年4月共151例下肢骨与软组织原发恶性肿瘤患者进行人工假体重建术,术后随访1-9年(中位时间37.6个月),随访内容包括肿瘤学预后、肢体功能、人工假体情况,功能评分应用1993年美国骨肿瘤学会评分系统(MSTS93)。人工假体生存率情况应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进行分析,并应用log-rank检验对可能影响假体生存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151例中,随访时无瘤存活100例(66.2%),带瘤生存18例(11.9%),局部复发11例(7.3%)。对118例存活患者进行MSTS93功能评分,结果为75.1%±19.0%,功能优良率为83.0%。股骨上段评分最高为79.3%±16.3%,胫骨上段最低为68.5%±21.1%。人工假体总生存率为86.4%(102/118)。3年生存率为73.1%,5年生存率为52.2%。人工假体3年、5年无手术生存率分别为62.1%和45.6%。各类假体并发症发生率为19.5%(23/118);假体失败率16.1%(19/118),19例均行翻修手术。并发症中感染9例(7.6%),松动2例(1.7%),假体折断6例(5.1%),脱位2例(1.7%)。

  由此得出结论肿瘤型假体重建保肢手术有令人满意的术后肢体功能。人工假体重建术后存在一定比例的并发症。影响假体生存率的危险因素包括:伤口感染、胫骨上段、截骨长度〉14cm及病理性骨折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