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医学理论 > 学术动态 > 正文

主动脉手术围术期脑损伤监测指标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该项研究目的是监测主动脉手术围术期脑损伤指标的变化分析,探讨其在主动脉外科中应用的临床意义。

  方法采用30例主动脉手术病例,男23例,女7例,平均年龄43.7岁,深低温停循环下行主动脉弓部替换术22例,全胸降主动脉或胸腹主动脉替换术8例。术后出现暂时性神经系统功能紊乱(transientneurologicaldysfunction,TND)者8例(并发症组);余22例无脑部并发症(非并发症组)。均于术前及术后72h内监测颅内压(intracranialpressure,ICP)并检测脑脊液(cerebralspinalfluid,CSF)乳酸及S100β的含量。结果两组ICP分别于术后24h及12h达峰值,并发症组于术后24~72h显著高于非并发症组(P〈0.05);两组CSF乳酸峰值分别出现于术后12h及6h,并发症组于术后12~72h显著高于非并发症组(P〈0.05);两组CSF中S100β均于术后12h达到峰值,且组间72h内各值均有显著差别(P〈0.05)。

  由此得出结论主动脉手术围术期ICP、CSF乳酸及S100β的异常升高与术后脑部并发症的发生有显著相关性,都是围术期敏感而可靠的脑损伤监测指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