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医学理论 > 学术动态 > 正文

40例多发性骨髓瘤伴髓外病变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该项研究的目的是分析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在初诊时或诊治病程中并发髓外病变(EM)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1993至2006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418例MM患者中并发EM的临床特征、生存率以及预后因素。

  结果418例MM患者中,40例(9.6%)并发EM,常见受累部位前三位依次为软组织、胸(腹)膜和中枢神经系统;中位随访30个月,中位总体生存(OS)时间为28个月,初诊时25例(6%)合并EM,初诊合并EM组(A组)中位OS时间仅为16个月,病程中有15例(3.6%)合并EM,病程中合并EM组(B组)估计中位OS时间为72个月,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45);与A组相比较,B组患者初诊时骨髓浆细胞(P=0.022)及骨髓幼稚浆细胞比例(原始、幼稚浆细胞占所有浆细胞比例)(P=0.029)更高,ISS分期较早(P=0.027)。单因素分析MM并发EM患者初诊时C反应蛋白(CRP)水平增高,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增高,ISS分期为Ⅱ、Ⅲ期,Hb〈110g/L.初诊时合并EM的MM预后不良,但COX多因素分析未显示统计学差异。

  由此得出结论MM合并EM并不少见,最常见受累部位为软组织。CRP增高、LDH升高、ISS分期晚、贫血及EM是MM不良预后指标,MM患者并发EM后临床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