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研究者探讨了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来氟米特(LEF)活性代谢产物A771726的浓度与剂量、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关系,从而根据药代动力学的差异指导RA患者合理化个性化用药。研究者采用多中心、前瞻性、分组对照研究。
将RA患者分为50mg/d与30mg/d冲击组及20mg/d与10mg/d、10mg隔日1次3组。各组患者于用药前,冲击3d后及用药1个月后分别检测A771726血浆谷浓度,同时记录压痛、肿胀关节数、关节痛程度、晨僵时间及C反应蛋白(CRP),并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结果发现50mg/d组,30mg/d组3d后的血药浓度分别为(19±14)、(18±15)μg/ml,两组间P〉0.05;20mg/d组、10mg/d组及10mg隔日1次组1个月后血药浓度分别为(46±30)、(26±10)、(13±7)μg/ml,20mg/d与10mg/d两组比较、10mg隔日1次组与20mg/d及10mg/d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20mg/d与10mg/d组间RF改善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除了10mg/d组晨僵改善不明显外,各组在治疗后RF、关节疼痛、压痛、肿胀、晨僵改善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由于观察时间较短,例数尚少,各组间不良反应差异不明显。由此,研究者得出结论,在一定范围内LEF血药浓度与剂量有关。50mg/d与30mg/d冲击治疗3d,部分患者达到治疗RA的有效血浓度,缩短起效时间。为了持续维持有效治疗血药浓度,口服剂量至少10mg/d,20mg/d组RF改善率优于10mg/d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