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医学理论 > 学术动态 > 正文

两种体外冲击波治疗疼痛性根下骨刺的比较:随机对照研究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近期发表在《diabetes》上的一篇文章指出,对于疼痛性根下骨刺的治疗垂直体外冲击波技术和切线体外冲击波技术治疗效果无差异,但切线体外冲击波技术患者的耐受性较好,可以用较大的能量冲击。

  这是意大利米兰运动康复中心研究人员进行的随机对照研究。45名有足跟痛史至少6月余患者纳入研究,均进行三维超声介导的体外冲击波治疗,每周一次。A组22例患者(平均年龄59.3岁)采用垂直技术,B组23例患者(平均年龄58.8岁)采用切线技术。治疗进行2个月,随访8个月。MayoClinical积分系统比较两组治疗的效应。结果显示,两种治疗方法组MayoClinical积分相似,分别为55.2±18.7(A组)和53.5±20(B组),P>0.05.治疗2个月后,两组MayoClinical积分均明显增加,但组间无差异(A组:83.9±13.7,B组:80±15.8);随访8个月时结果相似(A组:90±10.5,B组:90.2±8.7)。

  研究人员认为,两种体外冲击波治疗疼痛性根下骨刺无差异,切线体外冲击波技术患者的耐受性较好,可以用较大的能量冲击。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