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医学理论 > 学术动态 > 正文

地塞米松在D-氨基半乳糖联合内毒素诱导小鼠急性肝功能衰竭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该项研究目的是探讨地塞米松冲击疗法对D-氨基半乳糖(DGal)联合内毒素(LPS)所致急性肝功能衰竭模型促炎与抗炎因子的影响,为深入阐明糖皮质激素在重型肝炎中的作用机制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采用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健康对照组6只、肝功能衰竭模型组24只和地塞米松治疗组24只,采用LPS10μg/kg和D—Gal900mg/kg联合腹腔注射制备肝功能衰竭模型,治疗组同时注射地塞米松10mg/kg.健康对照组8h,肝功能衰竭模型组和地塞米松治疗组2、4、6、8h各6只小鼠心脏采血检测血清ALT、AST,肝组织经苏木精-伊红染色并应用病理学双盲评价行改良Knodell评分;不连续密度梯度法分离肝库普弗细胞(KCs)并鉴定,El.1SA法检测KCs上清液lLl0、TNF-a和核因子(NF)一KB变化,半定量RT—PCR检测肝组织TNF—α、IL-10mRNA表达。结果地塞米松治疗组与肝功能衰竭模型组组织学改良Knodell评分在6、8h分别为7.500±1.871、10.830±1.472和10.500±1.049、15.670±1.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ALT、AST、肝KCs上清液TNF-α水平随损伤时间延长均逐渐升高,但治疗组较肝功能衰竭模型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组织TNF-αmRNA亦随损伤时间增加而升高,治疗组与肝功能衰竭模型组在6、8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KCs上清液及肝组织IL-10随损伤时间增加而升高,治疗组较肝功能衰竭模型组升高显著,在6、8h明显(P〈0.05);肝KCs上清液NF—kB活性在2h即升高,4h达高峰,4~6h为一高峰平台,8h与正常无差异,两组2、4、6h各时点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得出结论肝功能衰竭早期应用地塞米松冲击疗法对肝脏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为通过抑制肝脏KCsNF-kB表达,下调肝脏原位及循环中TNF—α水平,调节促炎与抗炎因子之间的平衡而起作用。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