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医学理论 > 内科学 > 正文

环境致癌——物理及化学因素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环境因素是致癌的重要原因。据报道,80%的人类癌症与环境中的理化因素有关,其中以化学因素致癌为主。

  物理因素:

  以受到电离辐射最为重要,例如医务人员经常接触的X射线。对全国2.6万余名医用诊断X射线人员癌症发病情况的调查,发现白血病、皮肤癌、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均高于不接触X射线的医务人员。

  国外调查388名15岁以下儿童患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与其父亲从事电离辐射有关。

  化学因素:

  化学致癌物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使正常细胞转化为肿瘤细胞,且发展为癌的化学物。在动物实验中显示有致癌作用的化学物称为动物致癌物,它们是人类的潜在致癌物。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对775种化学物就其生产过程或环境对人的致癌性作了综合评价,确认对人肯定有致癌的化学物共63种。现已肯定的有氡及其衰变物、漆工的职业接触、酒精饮料、黄曲霉毒素、铍及其化合物、镉及其化合物、六价铬化合物、环孢毒素、环氧乙烷、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镍化合物、噻替哌、中国方式腌制品。

  我国颁布的法定职业性肿瘤名单有8种:石棉所致肺癌、间皮瘤,联苯胺所致膀胱癌,苯所致白血病,氯甲醚所致肺癌,砷所致肺癌、皮肤癌,氯乙烯所致肝血管肉瘤,焦炉工人肺癌及铬酸盐制造工人肺癌。此外,镍化合物虽已明确为人类的肯定致癌物,接触镍的工人中,肺癌和上呼吸道癌有明显增高。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