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医学理论 > 学术动态 > 正文

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的外科治疗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该项研究目的是回顾性总结手术治疗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的经验。

  方法采用112例病儿,≤6个月43例(38%,X组),〉6个月69例(62%,Y组)。85例行心导管检查。RastelliA型89例,RastelliB型10例,RastelliC型13例。手术技术分单片法,双片法和简化单片法。术中经食管超声检查发现异常而即刻再次手术者7例(二尖瓣反流4例,二尖瓣狭窄2例,左室流出道梗阻1例)。术后入重症监护室,左房压8~21mmHg,中心静脉压7~12mmHg.呼吸机平均应用47h,监护室平均滞留6.3d.结果室间隔缺损残余分流(直径〉2mm)13例,二尖瓣中度反流12例,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4例。院内死亡6例(X组1例,Y组5例)。术后随访91例(81%),随访1~5年,平均2.3年。1例术后1年因肺炎心衰死亡,1例术后2年因二尖瓣中-重度反流而换瓣。

  由此得出结论院内死亡率提示,小于6月龄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病婴手术是安全的。随着年龄增大,瓣膜成形效果、肺动脉高压的预后可能会更差。双片法修补室间隔缺损较易发生残余漏(9例,18%),简化单片法出院时二尖瓣关闭不全发生率明显高于另外两种方法(6例,16%)。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