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医学理论 > 学术动态 > 正文

不同程度颈脊髓损伤后急性期的血液细胞学指标变化研究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该项研究目的是分析急性脊髓损伤后1周内血液细胞学指标变化特点及脊髓损伤严重程度、性别、年龄、甲基强的松龙等因素对血液细胞学指标变化的影响。

  方法采用1999年9月至2006年10月。对急诊收治入院的颈椎外伤患者1周内血液细胞学指标进行观察。排除多发性损伤、合并慢性疾病、受伤前有慢性脊髓功能障碍、受伤后1周内手术、受伤后1周内血常规检查少于3次的患者。入选病例分为完全性脊髓损伤组、不完全性脊髓损伤组及对照组。完全性脊髓损伤组22例,男17例,女5例,平均年龄51.5岁;不完全性脊髓损伤组38例,男31例,女7例,平均年龄53.5岁;对照组26例,男21例,女5例,平均年龄48.1岁。结果血红蛋白浓度和血细胞比容在脊髓损伤早期明显下降,各组间均有明显区别,并与患者性别相关。白细胞计数升高,但在各组间无明显区别。完全性脊髓损伤组和不完全性脊髓损伤组淋巴细胞计数减少明显,两组间无明显差别。血小板计数减少在完全性脊髓损伤组更为明显。所有指标均与患者的年龄及甲基强的松龙治疗无明显相关。

  由此得出结论在颈脊髓创伤后1周内,与无神经功能障碍的患者相比,完全性脊髓损伤或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的血红蛋白浓度及血细胞比容下降、淋巴细胞及血小板计数减少,而白细胞计数在各组间无明显差别。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比容、血小板计数与脊髓损伤严重程度之间具有明显相关性。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可能是导致颈脊髓损伤后血液细胞学指标变化的重要原因。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