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医学理论 > 学术动态 > 正文

560例气管切开行机械通气患者并发气管狭窄的危险因素分析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该项研究目的是探讨气管切开并行机械通气患者发生气管狭窄的危险因素。

  采用的方法是选择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990年1月—2006年6月气管切开并行机械通气治疗的5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就性别、年龄、术前有否气管插管、术前插管时间、术后持续机械通气时间、既往气管切开史、更换气管套管次数、环甲膜切开、呼吸道感染、糖尿病、胃食管反流等临床因素,用逐步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本组560例中出现气管狭窄54例(9.6%),多因素分析结果:术前插管时间(χ^2=4.323,P=0.038)、术后持续机械通气时间(χ^2=14.062,P=0.000)、呼吸道感染(χ^2=8.604,P=0.004),糖尿病(χ^2=5.237,P=0.014)与气管狭窄发生有关。上述危险因素,按其影响的大小顺序为:机械通气时间(OR=10.818)、呼吸道感染(OR=6.349)、糖尿病(OR=3.019)、术前插管时间(OR=2.156)。

  由此得出结论,气管切开并行机械通气患者并发气管狭窄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统计学研究表明,术前插管时间、术后机械通气持续时间、呼吸道感染和合并有糖尿病等是其危险因素。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