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医学理论 > 学术动态 > 正文

根面龋菌斑致病菌在不同pH值条件下的产酸分析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该项研究目的是通过对根面龋菌斑微生物及其产酸水平的定量分析了解根面龋的致龋机制。

  方法采用选择16例老年根龋患者,每例选择患根龋的前牙和后牙各1颗分别刮取冠面和根面菌斑,对变形链球菌和放线菌进行选择性培养、菌落计数,采用酶联仪对稀释菌斑在pH7.0和pH5.5条件下的细菌总量和所产生的乳酸量进行分析。结果根面菌斑中变形链球菌和放线菌检出率分别为87.5%和100%,菌落数均明显高于冠面。在pH7.0时,根面菌斑致病菌产乳酸量为(0.1906±0.1395)mmol/L高于冠面(0.1340±0.0462)mmol/L,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H5.5时,根面菌斑产乳酸量(0.1352±0.0944)mmol/L高于冠面菌斑(0.0427±0.0399)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由此得出结论放线菌和变形链球菌是根面龋的优势菌,在酸性环境下(pH5.5),根面菌斑产乳酸水平高于冠面,提示放线菌和变形链球菌在酸性环境下产酸可能是致龋的主要原因。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