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医学理论 > 学术动态 > 正文

穿膜肽对HPV16E7细胞毒性T细胞表位MHC—Ⅰ类抗原提呈影响的初步研究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该项研究目的是研究穿膜肽(Tat49-57)对HPV16E7MHC—Ⅰ类限制性细胞毒性T细胞(CTL)表位(E749-57)在抗原提呈细胞内经MHC—Ⅰ类途径被提呈的动力学影响。

  方法采用应用多肽固相合成技术,分别合成含穿膜肽与HPV(人乳头瘤病毒)16E7惟一HLA-AJH2-K^b+限制性CTL表位E749-57的融合多肽,同时合成该表位N端自然延伸的抗原肽和无关对照肽。采用流式细胞仪(FACS)分析技术,检测抗原提呈细胞(APC)在不同时相点对上述各抗原肽进行MHC—Ⅰ类提呈的情况。结果在与APC孵育早期,Tat—E749-57在短时间内即被APC快速提呈并进人MHC—Ⅰ类抗原提呈途径,提呈的效率略低于E749-57(P〉0.05);在孵育的后期,与Tat—E749-57组孵育的APC细胞表面,E749-57/K^b复合物存在时间较其他组明显延长(P〈0.05)。

  由此得出结论在外源性抗原肽中引人穿膜肽可明显促进其MHC—Ⅰ类限制性CTL表位的提呈效率,从而有效增强外源性抗原肽的免疫原性。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