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医学理论 > 学术动态 > 正文

肺切除术后皮下气肿的危险因素及治疗分析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美国阿拉巴马州大学胸外科专家称,肺切除术后发生皮下气肿(SE)并发症处理起来很棘手,对此的相关研究却很少。

  Cerfolio回顾性分析了1999年1月至2006年1月的4,023例手术患者,225例表现为肺切除术后皮下气肿。多因素分析发现预示SE发生的危险因素包括术前1秒用力呼气(FEV(1)%)小于50%,漏气及曾有胸部手术史。尽管进行了胸管负压吸引,85例(33%)依然有皮下气肿进展。这些患者均有低FEV(1)%(p=0.037),既往有同侧手术史,特别是做过肺叶切除(p<0.001)。85例中64例进行了胸腔镜下胸膜粘连术和置换胸管,从而成功解决了24小时内皮下气肿进展。这64名患者较另外21名患者有更短的住院时间(6天比9天,p=0.02),

  由此,Cerfolio教授认为,SE好发于术前FEV(1)%小于50%及曾有胸部手术史的患者。叶切后皮下气肿进展的患者应行胸腔镜下胸膜粘连术关闭残腔,可缩短皮下气肿病程以及住院时间。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