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群中常见的一种疾病,发病率在15%~20%。近年来,随着人们平均寿命的延长和工作方式的转变,颈椎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并呈年轻化趋势。为了减轻痛苦,很多的颈椎病患者都把目光转向了目前各个临床学科都在不断开拓的微创治疗领域。是否所有需要手术的颈椎病患者都可以做微创治疗?长期从事颈椎病临床研究的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主任刘忠军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颈椎病微创治疗前景广阔刘忠军说,颈椎病的传统手术方法往往伴随较大的创伤,而颈椎椎体间融合后出现相邻节段间失稳并引起相关临床病症,也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基于这些原因,颈椎病的微创手术技术和颈椎椎体间非融合手术技术的应用,成为近几年来临床关注与探索的热点。
目前比较常用的微创治疗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经皮穿刺颈椎间盘髓核减压技术,该方法一般是采用射频消融技术或激光气化技术进行颈椎间盘髓核的减压,由此减轻突出的椎间盘对神经组织的压力,从而缓解临床症状。这种方法多用来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但远期疗效尚未被广泛认同。另一种方法是经内窥镜颈椎间盘切除与椎体间融合技术。该技术的手术步骤与传统手术类似,所不同的是手术不是在直视下操作,而是通过内窥镜将手术情况传送到监视器屏幕上。同时,其特制的手术器械也是通过一狭长的工作通道进行操作的。临床实践表明,应用内窥镜颈椎间盘切除与椎体间融合技术确实能进一步减少手术创伤和术中出血,所取得的临床疗效与传统手术基本相同。
微创治疗依然有很大局限性“尽管微创治疗在临床上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依然不能大规模应用。”刘忠军指出,人体的颈椎解剖结构复杂,和胸椎等部位相比,没有明显的间隙,腔镜技术很难发挥作用,开展微创治疗的难度很大。目前只适用于病变比较局限、病灶范围较小的患者,不适合大多数颈椎病患者的治疗。再加上微创设备多为进口,价格昂贵,技术要求很高,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推广的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