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样本血糖测定是检查有无糖代谢紊乱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指标。血糖测定一般可以测血浆、血清和全血葡萄糖。由于葡萄糖溶于自由水,而红细胞中所含的自由水较少,所以全血葡萄糖浓度比血浆或血清低10%~15%,且受红细胞比容影响。一般来说用血浆或血清测定结果更为可靠。除与标本的性质有关外,血糖测定还受饮食、取血部位和测定方法影响。餐后血糖升高,静脉血糖<毛细血管血糖<动脉血糖。所以如果不是特殊试验,血糖测定必须为清晨空腹静脉取血。取血后如全血在室温下放置,血糖浓度每小时可下降5%~7%(约10mg/dl)左右;如立即分离血浆或血清,则可稳定24h.如不能立即检查而又不能立即分离血浆或血清,就必须将血液加入含氟化钠的抗凝瓶,以抑制糖酵解途经中的酶,保证测定准确。
2.方法
1)氧化还原法:血糖测定最早是采用无机化学方法,它是利用葡萄糖的还原性而建立的一类测定方法。葡萄糖可使二价铜离子还原为一价铜离子,然后一价铜离子又可和某些化合物显色,最有代表性的是Folin-Wu法。氧化还原法操作较繁,一般都须制备无蛋白血滤液。该法灵敏度低,有的试剂有毒,现已被操作简便、特异性高的方法所取代。
2)缩合法:为有机化学法,利用芳香胺类在酸性环境中可与葡萄糖醛基缩合成葡萄糖基胺,后者脱水生成Schiff氏碱,再经结构重排,生成有色物质。其中邻甲苯胺法(0-TB法)在临床上曾广泛使用。缩合法采用单一试剂显色,操作简便,可以直接用血浆或血清进行测定,灵敏度高,特异性较氧化还原法高,故测定结果与真糖值接近。本法的主要缺点是试剂腐蚀性大,邻甲苯胺被怀疑有致癌性,因此,既有碍于健康又易损坏仪器。
应注意以上非酶法均为非特异性方法,由于非糖还原物质,如谷胱甘肽,维生素C、肌酸、肌酐、尿酸等也都能参与反应,可使结果比酶法偏高0.3~0.6mmol/L. 3.酶法:为第三代方法。是目前血糖测定最常用的方法。包括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物酶(GOD-POD)偶联法、己糖激酶(HK)法和葡萄糖氧化酶-氧速率(GOD-OR)法。酶法采用特定的酶促生化反应步骤,因此具有高度特异性。
(1)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物酶偶联法(GOD-POD法):是在葡萄糖氧化酶的作用下葡萄糖被氧化为葡萄糖酸并产生一分子过氧化氢,过氧化物酶使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新生态氧,氧化无色的还原型色原成有色的氧化型色原(如氧化4氨基安替比林偶联酚生成有色化合物)。其生成量与葡萄糖浓度成正比,在505nm有吸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