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RoyalFree医院《Gut》撰文,介绍了慢性肝病的凝血和纤维化改变研究进展。
在肝脏组织修复机制中,肝星状细胞(HSCs)是受损的关键和其变化通过旁分泌影响周围细胞类型,包括肝窦内皮细胞、库弗细胞、肝细胞、血小板和白细胞。
凝血酶能使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促进血小板聚集,具备有效激活内皮细胞的作用,不仅作为炎性细胞的趋化因子,还是成纤维细胞和血管平滑肌细胞的有丝分裂和趋化因子。大多数凝血酶的细胞因子作用是通过一个被称为蛋白酶激活受体(PARs)的G蛋白偶联受体介导。所有已知PAR家族成员都能使大鼠HSC细胞增殖或激活。肝脏表达凝血酶受体,表达水平同肝脏疾病的严重性和/或病程相关。在人类研究中,血栓的危险因素被认为与纤维化程度独立相关。
多项动物研究发现,抗凝剂或抗血小板药物能作用于HSC预防肝细胞坏死和肝纤维化。这些药物或可用于慢性肝病患者的治疗,有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