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医学理论 > 学术动态 > 正文

台研究乙肝病毒获突破 患癌与病毒基因有关?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据台湾媒体报道,台湾“中研院”针对乙肝病毒的DNA研究,日前获得重大突破,为预防肝癌带来新契机。研究结果指出,乙肝病毒的基因特质不同,诱发肝癌风险也不相同。有一种会增加得肝癌的危险性,另外一种却会降低危险。

  “中研院”院士陈建仁的研究团队曾于2002年发表一篇研究论文指出,代表乙肝病毒在人体内大量复制的“乙肝病毒e抗原阳性”指针,可以预测肝癌发生的风险,“e抗原呈阳性”者得到肝癌的机会,是呈阴性者的六倍。但是“e抗原呈阴性”的带原者得到肝癌的风险仍然相当高。

  为了解释这个疑点,研究团队决定将研究方向推进到乙肝病毒的DNA.结果发现乙肝病毒DNA浓度越高,未来得到肝癌的危险也越大。

  陈建仁解释,检测乙肝病毒可分为“基因型”及“突变型”。“基因型”如果带原者所感染的是C基因型乙肝病毒,比起感染B基因型乙肝病毒,有两倍得到肝癌的风险。若是“突变型”,带原者体内的乙肝病毒在DNA不同区域发生突变,得到肝癌的可能性就会呈现逆向反应,一是会增加两倍风险,另一是大幅降低得到肝癌的可能性到三分之一。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热点推荐: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