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医学理论 > 学术动态 > 正文

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APDH)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发展中作用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近期发表在《diabetes》上的一篇文章指出,线粒体超氧化物酶(MnSOD)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水平增加,而MnSOD过度表达抑制了GAPDH的活性,使得糖尿病并发症发生过程中大多数信号途径被激活,包括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蛋白激酶C、氨基己糖途径等。来自美国韦恩州立大学(WayneStateUniversity)的研究者这利用链脲佐菌素高血糖大鼠模型研究了GAPDH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发展中作用,分析了模型动物视网膜GAPDH及其核糖基化和硝基化,AGEs,蛋白激酶C、氨基己糖途径的活化。结果发现,模型组(糖化血红蛋白>11%,并维持12个月)视网膜GAPDH活性以及表达水平低于正常,同时伴有GAPDH核糖基化和硝基化的增加(25-30%)。细胞浆和细胞核内GAPDH活性降低,但其细胞核内蛋白表达以及硝基化明显增加。经饮食控制的模型动物中,GAPDH的活性、核移位正常。如果糖化血红蛋白>11%,并维持6个月,然后再进行控制,则)GAPDH的活性的降低、核移位等依然未发生变化;AGEs,蛋白激酶C、氨基己糖途径处于活化状态。结果提示,GAPDH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发展中其重要作用,有可能成为该疾病治疗的靶点。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