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理论

考试动态
复习指导
首页 > 临床医学理论 > 学术动态 > 正文

肝肺撞击伤伴失血后CO2气腹对兔动脉血气的影响

——●●●聚焦热点●●●——

技能缴费> 搞分秘籍> 大纲教材>

  中国研究者探讨了肝肺撞击伤伴失血后二氧化碳(CO2)气腹对兔动脉血气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者制作创伤性失血兔模型,按不同失血量(6ml/kg、12ml/kg、22ml/kg)及C02腹压(5mmHg、10mmHg、15mmHg)将75只新西兰大白兔按随机数字表分为9组(每组6只)。观察建立气腹前、气腹0.5h、2h及撤去气腹后0.5h呼吸频率(RR)、动脉血气(ABG)的变化和死亡率。结果发现大白兔在建立气腹前:随失血量的增加,RR、PaCO2上升显著;pH值先升高后降;PaO2则持续下降。大白兔在建立CO2气腹后:随时间延长,5mmHg、10mmHg压力组的RR先增后降;pH值、PaO2持续下降,PaCO2持续升高,而且在相同失血量的情况下各组间的pH值、PaO2随压力升高而降低,15mmHg气腹组RR及PaCO2显著高于其他组。在相同压力条件下,5mmHg、10/11/11Hg气腹压力组随失血增多RR加快、PaCO2增高,pH值、PaO2下降。撤去气腹后0.5h,各组内RR、PaO2、pH、PaCO2值向正常恢复。由此,研究者得出结论,一定气腹压力(〈10mmHg)对创伤伴失血(〈12ml/kg)自主呼吸兔ABG的影响是可逆的;而高气腹压力(15mmHg)或大白兔失血量在12ml/kg以上时建立气腹将引起致死性后果。

打开APP看资讯 更多更快更新鲜 >>
精品课程

高效定制班

2025课程

4180

详情>>
取消
复制链接,粘贴给您的好友

复制链接,在微信、QQ等聊天窗口即可将此信息分享给朋友
前往医学教育网APP查看,体验更佳!
取消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