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研究者正积极研究功能磁共振(fMRI)检测正常人视觉皮层的视网膜拓扑投射分布特征,探讨功能定位的V1/V2边界的解剖特征。研究者以3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实验对象,年龄25~30岁,右利手。视觉刺激占据12度视角,采用对比度接近100%的棋盘格,背景为黑白棋盘格的平均亮度,包括周期性扩张或收缩的环形刺激和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的楔形刺激两种模式。应用GESignaVH/I3.0TfMRI扫描机。功能图像采用GRE-EPI的BOLD扫描序列,垂直于距状裂冠状位扫描,3D-SPGR序列矢状位采集高分辨率解剖结构数据。采用AFNI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应用Freesurfer软件进行皮层的分割、膨胀及切开展平处理。结果发现(1)环状刺激自中心向周边扩张时,视皮质枕叶后极至距状裂前部先后兴奋,并存在皮层放大效应;(2)楔形刺激揭示V1区的极角坐标方向与视野相反,相邻功能区的极角坐标方向相反;(3)功能定位的V1/V2边界位于脑回顶部附近。由此,研究者得出结论,时相编码的视觉刺激是获得视觉皮层视网膜拓扑投射的有效手段,功能定位V1/V2边界的解剖特征支持了白质纤维最优化连接假说。